如何不让中药拖中医的后腿,避免“医好,方好,药不灵”的情况出现,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苦心探索,从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养护、调剂、煎煮各个环节入手,走出了一条中药房标准化、程序化的新路,保障了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也为现代化中医院如何建设好中药房做出了示范。2012年5月9日的《中国中医药报》头版报道了天津市中研院研究院附属医院中药房的探索和成效,经验和亮点,进一步提高了其在全国的影响力。
2009年4月,药剂科还面临三家医院合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短短两年后,他们就在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评审中取得满分,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2011年3月,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管局局长王国强带队到中研附院来考察药事工作,对药剂科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期间中研附院药剂科接待了全国各个省市前来考察学习的团体和个人数十次,为天津中药药事管理在全国树立了榜样。
中研附院建设标准化中药房的经验为:一是,严守中药饮片出入口。选派从事中药饮片鉴别工作20年以上的主管中药师和从事药学工作20年以上的副主任中药师等三人组成专门的饮片入库质量验收组,保证药材的质量。二是,针对药剂科不同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各项工作流程。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操作流程透明可控。保证“一切动作有规范、一切操作有记录、一切过程可监控、一切差错可追溯”。中研附院也是全国第一家在门诊候药大厅实行煎药过程实时监控的单位。三是,中研附院对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中药药事管理文件,与中药房实际工作进行反复比对整改,不断提供药事管理的水平。(中医处)
责任编辑:郭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