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担当网底作用,认真做好由政府出资、覆盖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无偿提供、居民免费享受的18项公共卫生服务。
本报讯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9月开始,参加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192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为实践载体,着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着眼形成思想共识,扎实推动学习调研工作深入开展。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坚持把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重要内容,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为集中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坚持把学习摆在首位,并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各单位普遍采取领导讲学、典型带学、组织促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真正搞清楚、弄明白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努力使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中扎下根。二是精心制定活动载体,着力突出实践特色。各单位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市委提出的“打造新滨海、建设新天津、实现新跨越”这个总的载体,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实际,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红桥区芥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抢抓发展机遇、促进能级建设、传承中医文化、服务社区百姓”实践载体,突出本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中医特色,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本单位改革发展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下大力查找障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听民意、集民智、顺民心、解难题”。
二、着眼促进科学发展,有效落实各项医疗卫生改革任务。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紧紧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借势推动卫生综合配套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机构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认真落实《天津市社区卫生基本用药目录》,对确定的537种药品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实现社区基本药品平价销售和同城同价。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对药品价格和质量、药物合理使用情况、门诊均次药品费用等实施每季度综合考核评估。二是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良性互动。启动“高级医师百人团进社区工程”,积极探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公立医院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体构架,每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一个联合体,与支援社区的医生团队实现一对一对接;每五名不同专业的医生组成一个支援社区团队,整建制进入社区,使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一名支援医生出诊,通过带教查房、专家会诊、专业讲座等传帮带方式,提升社区医务人员水平。三是认真落实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卫生人才培训规划,分期分批对全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为尽快扭转乡镇卫生院合格卫生人才短缺局面,12个涉农区县每年培训360名全科医生,对45岁以下的乡医进行中等医学学历教育。截至目前,已有898名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接受规范化培训,267名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四是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担当网底作用,认真做好由政府出资、覆盖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无偿提供、居民免费享受的18项公共卫生服务。
三、着眼服务人民群众,充分展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了基层、基础、基本的作用,使人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一是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实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转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准确把握“保基本医疗、保公共卫生服务”医改要求,更加清醒认识到自身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双重网底的职责和作用,努力转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发展思路上更加注重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二是坚持卫生改革根本目的,努力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各基层医疗机构从深化卫生改革的根本目的出发,把服务百姓、造福患者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辰区中医院推行了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梗塞、社区获得性肺炎、髋关节置换术等单病种管理,实行费用包干制,有效遏制了开大处方、开贵药的趋利倾向,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三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各单位坚持把学习和整改贯穿活动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不断强化医院管理,调整工作流程,完善服务措施,为城乡居民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本文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