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树立大人口观念,拓展职能 积极打造人口和计生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 2009-12-31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09年,北辰区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的要求,自2002年初,在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较早的启动了出生缺陷干预,逐渐积累经验,于2008年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积极发挥“环境整洁、设施齐备、活动经常”的阵地优势;“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服务网络优势;“主动上门、服务到家、落实到人”的工作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全面启动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并将之作为优质服务提质提速的一项重要内容,着重在组织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体系、预防筛查体系和跟踪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的全覆盖。

全面启动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既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又是增进家庭幸福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组织保障、综合施治。

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为此,我区将出生缺陷干预列为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新一轮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各相关部门职责明确,责任共担。首先,我们成立了出生缺陷干预领导小组,由区分管副区长陈文慧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宣传部、卫生局、人口计生委、民政、残联、妇联、团委等10个相关部门配合的组织体系,明确了人口计生部门牵头单位主渠道实施一级预防的职责和民政、卫生、妇联等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任务,并将之纳入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职责,量化了工作任务,初步形成了工作推动机制。其次,主动进位,统一思想,争取支持。由于与卫生妇幼部门存在着职能上的交叉,有些领导和干部对此项工作由计生部门承担不理解,我们利用残工委成员单位会议、社会事业口汇报会议等机会,充分宣传人口计生部门在控制出生缺陷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上的思路和措施,强化一级预防在整个预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各级领导对人口计生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出台文件,规范运作程序。以区政府文件下发了《北辰区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施规划》、《北辰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家庭健康惠民行动”实施意见》、《北辰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实施方案》、《北辰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流程》、《北辰区关于出生缺陷高危孕妇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北辰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第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年内,就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了出生缺陷筛查的程序、一级与二级干预的衔接程序、免费发放叶酸的渠道和责任分工等问题。第五,建立了区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全年用于出生缺陷干预40余万元,其中仅用于购置叶酸达10万元,有力的推动了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增强效果。

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育龄群众的认同程度和积极响应配合,而不是政府的硬性推动,只有让育龄群众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认识到出生缺陷干预不是“让我做”,而是“我要做”,才能主动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利用区电视台、报刊、广播以及人口计生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出生缺陷干预科普知识。印制了《优生指导100问》、《孕期保健必读》、《准妈妈月报》、《避孕方法知情选择》、《优质服务手册》等各10000份,广泛宣传出生缺陷一级干预以及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在民政局设立新婚关口将出生缺陷干预关口前移,在卫生院、妇幼保健院和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以及镇服务站设立孕早期关口,形成了“一学”,“二送”“三指导”的宣传教育体系。“一学”就是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与妇幼保健所共同举办优生优育学习班,为新婚和孕早期夫妇讲授出生缺陷预防的知识。 “二送”就是在新婚登记时为新婚夫妇送上幸福宣传礼包和新婚提示卡,在孕早期领取生育服务证时送上优生宣传礼包,分别有围裙、水杯或孕妇裙等纪念品,还有育龄妇女优质服务手册、准妈妈月报、优生知识宣传手册以及宣传画册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明白纸,最重要的是免费叶酸片。在为新婚和怀孕夫妇送去祝福的同时,宣传了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三指导”就是利用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妇幼院和镇卫生院,建立了指导网络,设立优生指导室,配备优生指导员,定期为准妈妈和孕妇开展孕期保健、科学胎教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

为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在宣传方式上突出“四化”。一是多样化。制作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知识展牌200余块,建精品活动室60余个,科普知识灯箱50个,户外大型公益广告牌匾5块,宣传橱窗100余个在《天津日报•北辰之声》设立宣传专栏,刊登10期;二是趣味化。各镇街发挥计生协会宣传队的作用,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节目,宣传预防出生缺陷的相关知识;三是直观化。成立以小教员为主体的出生缺陷干预师资培训队伍,组织新婚待孕和高危孕妇开展孕产妇保健、出生缺陷干预、剖宫产的利与弊等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区镇共培训23期,受教育人群达3867人。同时利用模型、图片、展牌等向育龄群众直观的展示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四是网络信息化。我区除建有区人口计生网站外,13个镇街都建有本镇街的人口计生网,开辟网上宣传教育通道,介绍和宣传出生缺陷相关知识。针对甲型H1N1流感,向全区1867名孕妇发送温馨提示信息,提示孕妇预防流感的方法和早期用药的好处。

(三)分工明确、搞好筛查、共同干预。

我区卫生妇幼保健部门负责做好育龄人群的婚前检查、孕前监测、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后随访和跟踪指导、出生缺陷儿的统计上报等工作,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增设优生指导门诊和咨询热线(26916153)、准妈妈培训学校,做好宣传教育、优生指导、跟踪随访等工作。区妇联利用区镇街妇女培训中心开展出生缺陷的专题培训。区民政局腾出房间提供给人口计生委和卫生部门设立优生优育宣传窗口,随时为新婚登记人员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区残联提供残疾已婚育龄妇女及其子女信息,为再生育审批提供基础资料。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一、二、三级预防筛查衔接程序。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四毒筛查”;卫生部门负责婚检和二、三级预防。在新婚关口,我们将新婚人员和当年准备怀孕人员纳入筛查的重点,在孕妇领取生育服务证或母婴保健手册时,相互检查孕妇所做的孕前或孕早期筛查项目,对于没有接受孕前或孕早期筛查的育龄妇女,无论是在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还是在卫生部门,都及时的沟通信息,确保筛查率。另一方面,及时核对孕期及产后妇女信息,便于掌握流引产以及出生信息。与此同时,我区大力推广叶酸的免费服用,对全区农业户籍人员由妇幼部门负责;对非农业户籍人员明确了由区人口计生委负责,发放地点均安排在我区民政局的服务窗口,确保农业与非农业户籍人员叶酸免费发放到位。按照统计年度(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区免费发放叶酸3564人,发放叶酸21384盒。免费叶酸覆盖率达100%。孕前及早期筛查5824人,二级产前筛查3413人,筛查率99.01%。优生咨询门诊接待咨询7154人。

(四)建档立案、跟踪服务、全面覆盖。

首先,我们对新婚人员在其领取结婚证时,发放《北辰区育龄妇女优质服务手册》,建立新婚人员登记册反馈给各镇街,纳入村居专干服务与管理的范围。其次,结合我市农民健康查体工作,卫生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配合,将查体年龄从30——65岁提前到20——65岁,便于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的建立。今年,全区有66037人参加了查体,查体率我区居全市前列,对查出的妇科疾病随时进行了跟踪治疗。在卫生系统举行的经验交流会上,分管副区长陈文慧代表北辰做典型发言,其中一点就是计卫联手,通力合作。第三,对孕一胎和因生育病残儿要求再生育以及35岁以上准备怀孕的人员为主要目标人群,建立出生缺陷干预档案,其中,高危孕妇档案747份。从孕早期开始进行跟踪服务。制作并实行了高危孕妇跟踪服务卡,高危孕妇凭卡可随时到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和镇级服务站免费接受优生指导和技术服务。第四,对孕早期人员在进行“四毒筛查”时,与孕妇签订优生检测知情同意书。筛查的结果通过人口计生网络——村级专干第一时间反馈给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全面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对补服叶酸、接受优生四项检测的育龄妇女进行随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从去年10月份到目前,我们共筛查出6例阳性者,在及时告知的基础上讲明对育龄妇女本人及怀孕后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供相关治疗信息,确保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取得实效。第五,与妇幼保健、医院建立了信息定期反馈制度,及时将高危孕妇在二级干预以及生育后的情况进行沟通,实现计卫联手共同做好高危孕妇的全程服务监测工作。高危孕妇干预覆盖率达100%。

总结我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由于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功能定位,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十四项疾病筛查、十一个医疗保健机构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了“早期筛查-及时诊断-适时干预-结局追访”的预防保健工作模式;建立了“政府投入-资金保障-群众受益”的经费保障机制。全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由2007年的5.56‰下降到目前的4.04‰。

2010年,我们将秉承“民意我应、民需我为、民乐我求”的服务宗旨,全面落实八项服务职能,在出生缺陷干预方面实行政府买单,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使我区的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 落实医改任务 造福人民群众
下一篇: 计卫联手 互动共赢 推动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提质提速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