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便秘的痛苦,不禁让人怀疑人生。便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可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严重影响便秘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
何为“便秘”?
便秘的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便秘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便秘与痔、肛裂、直肠脱垂等肛门直肠的相关疾病联系密切。慢性便秘可能与结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患者因便秘而过度用力排便甚至可导致死亡。而原本便秘的人群,在没有正确医学指导时滥用泻药往往加重了便秘的程度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便秘患者因滥用泻药或反复就医,又增加了经济负担。
引起便秘的原因?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工作压力、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都使得慢性便秘的患病人数明显增多。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一些药物也可引起便秘。而在慢性便秘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的疾病,主要有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表明,产生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与结肠传输时间延长、进食后结肠的推进性收缩活动减少、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的不协调运动以及精神心理异常相关。
便秘患者的报警症状?
便秘患者就诊后,医生对便秘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粪常规、隐血试验及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等检查,作出便秘的诊断。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出现相关的报警症状,应该即使到正规医院就医诊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便秘的报警症状包括:便血、粪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
如何治疗便秘?
要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保持摄入足够的水分(每天1.5-2L液体),保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20-30g),也可配合食用适量的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蜂蜜、芝麻等),要保证规律适度的运动(揉腹、步行、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要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晨起或餐后两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玩手机,减少受外界因素干扰),要调整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对有明确病因的情况要进行病因治疗,要避免滥用泻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合理的使用通便药、促动力药、促分泌药、益生菌、灌肠药和栓剂等药物。对于存在精神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的慢性便秘患者,还可接受精神心理科的专业治疗。对极少数便秘症状严重的、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便秘患者来说,在专科指导下的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治疗方案。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和防治?
中医认为气滞、气虚、热积、寒积、血虚、阴虚、阳虚均可导致便秘。临床中亦可见到上述证型的兼夹。在使用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时,对于热积便秘可使用麻子仁丸加减、寒积便秘可应用温脾汤加减、气滞便秘可服用六磨汤加减、气虚便秘可采用黄芪汤加减、血虚便秘可采取润肠丸加减、阴虚便秘可使用增液汤加减、阳虚便秘可应用济川煎加减。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型,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穴位贴敷、中药灌肠可以有效缓解慢性便秘的症状。如果无法规律口服中药汤剂或者难以接受针灸或者无充裕时间接受推拿等中医治疗时,还可在医师的专业指导下服用中成药如麻仁润肠丸、黄连上清丸、枳实导滞丸、四磨汤、通乐颗粒等治疗不同证型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