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科普文章】专家“健”谈——生活中“崴脚”是否多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日期: 2024-09-11 11:23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崴脚是日常生活及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损伤。崴脚多见为旋后型损伤,就是脚心向内,足背向前外侧,这种最常见的损伤首先发生于足踝的外侧,出现外踝的外侧及前侧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崴脚”相关的话题。

日常生活中崴脚是否多见?崴脚后常见的表现是什么?

崴脚是日常生活及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损伤。崴脚后踝部和足部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行走困难等。

崴脚后如何进行早期处理?

早期处理的原则应遵循以下原则:1.休息,也就是即刻不要再行走了,应制动休息;2.冷敷,可就近超市或药店购买冰袋或者冰激凌,包裹薄层衣物后裹在肿胀处,便于止痛和控制早期出血肿胀;3.加压包扎,条件允许时可用弹力带局部略加压包扎,有利于控制肿胀并提高局部稳定性;4.抬高下肢,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有助于局部消肿。

崴脚后可能造成的损伤有哪些?

日常崴脚多见为旋后型损伤,就是脚心向内,足背向前外侧,这种最常见的损伤处首先发生于足踝的外侧,可能发生骨折或韧带撕裂等。此时患者可能还可以忍痛行走,但是有时扭伤的力量太大,还可能发生踝关节骨折、脱位或者周围韧带损伤,这时就难以行走了。此外还应检查有无中足压痛损伤。部分体育运动中崴脚的人还可能发生足跟后侧的跟腱断裂。

少数旋前型损伤,如脚心向外且足背向内损伤时,还需要注意小腿近端外侧是否有压痛、叩击痛,偶尔会发生腓骨近端的骨折。

崴脚后需要紧急就医么?

崴脚后可先自行判断一下,如果当时足踝出现了明显畸形,应该立即到附近医院的骨科或者外科就诊,明确骨折或脱位情况。如果没有明显可见的畸形,可先严格遵照上述的4条早期处理原则,3天后观察疼痛及肿胀消退程度,明显缓解时可在护踝保护下逐步负重行走。如果疼痛或局部压痛依然很明显,建议骨科就诊。

骨科就诊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一般骨科医师会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得出初步的判断。最常规的检查应包含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足正斜位X线片,这样可对足踝部骨骼是否出现骨折进行初步全貌判断。骨肌超声、CT、MRI会根据情况酌情选择检查。

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X线检查发现骨折移位明显,考虑到关节不稳、移位过大(超过2mm)影响日后愈合时,建议手术治疗。爱好运动的人如果发生了跟腱断裂且断端回缩明显时也建议手术治疗。

X线或者CT发现撕脱骨折,应该如何处理?

基本上,移位小于2mm的撕脱骨折都可以早期先选择保守治疗,即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期间功能锻炼。

没严重骨折、没跟腱断裂是不是就完事大吉了?

也不完全是。移位不大的骨折需要早期石膏或者支具固定6周后方能逐渐负重。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尤其外侧韧带损伤最常见,需规范治疗,否则日后可能出现疼痛、踝部不稳,就得需要手术了。

有时患者超声或者MRI检查报告说韧带损伤I、II、III度损伤,甚至有IV度损伤,这个怎么理解,又该如何处理?

韧带损伤一般有不同程度,分度越高损伤也就越重,可以简单理解为I-II度相对较轻,III-IV度损伤较重。无论损伤轻重,早期均应石膏或者硬质支具固定2-3周,配合逐步进行的功能锻炼,逐渐康复恢复。

踝关节扭伤有一般需要休假多久?崴脚后会留下后遗症吗?

对于可以保守治疗的损伤,一般伤后休息止痛对症治疗,4-6周即可逐步恢复伤前的功能。需要手术的患者康复的时间相对较长,老话讲“伤筋动骨一百天”,基本也得三个多月。

一般患者经过恰当的检查诊断和正确的早期处理,结合规范的治疗及康复锻炼,一般很少出现后遗症。

上述是关于崴脚后的处理。那我们在平时中如何预防崴脚呢?

首先,建议不同人群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恰当的运动项目,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运动前做好热身,进入良好的状态,不要强求。其次,要穿合适的鞋,走平路,避免在坡道、不平整的、雨水坑洼或者结冰等路面行走。最后,当今社会大家似乎人人手机在手,路上低头看信息、刷视频、找排行榜等等,会忽视了路况变化,容易发生意外,劝诫大家避免上述情况。

以上是有关崴脚的讲解,希望对广大听众有所帮助,面对崴脚,大家学会正确早期检查处理,早日恢复健康。

分享到:

上一篇: 【常见病·科普文章】专家“健”谈——小便秘,当心出大问题
下一篇: 【常见病·科普文章】专家“健”谈——夏季皮炎,一种不能“露”的烦恼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