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三甲医院不宜大批外迁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我委对大型医院建设和整体布局问题非常重视。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不断满足老百姓就医需求,对部分大型医院在旧址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市胸科医院、市环湖医院等医院进行了迁新址建设,新医院建成并开诊以来,为切实解决我市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深受老百姓欢迎。另外,为进一步合理布局我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我委在政策和规划设计方面:相继出台了天津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0年),构成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划体系,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其配置布局、总量、标准、结构和服务功能等做出了规定。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市级医学中心为龙头,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专科诊疗中心和外围区县综合医院(中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以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以市级公共卫生机构为龙头,区县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市、区两级机构协同联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服务的公共卫生体系。在基础设施完善和布局建设方面:首先基本完成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就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使我市大部分区域的老百姓不超过15分钟就能到达1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次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技术培养,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城市医师百人团队进社区等帮扶工作,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第三进一步改善了大型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环境,并不断优化布局,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我市城市建设步伐和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委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中特别注重并进一步明确市胸科医院、市环湖医院等外迁医院的旧址仍作为医疗机构使用的要求,继续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以市急救中心为龙头,以中心城区急救分中心、外围区急救中心和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医院为主体,共同建设全市统一的比较完善的院前急救网络和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6个医学急救分站,在滨海新区建设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分中心,在外围区分别建设院前医疗急救分站,配置急救车辆;完成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争取到2020年实现规划目标,让我市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