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46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07-11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貟相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扶持市内六区二级医院发展,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编办研究答复如下:   
  我委对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解决看病难问题非常重视。多年来,我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重点推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天津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0年),构成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划体系,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其配置布局、总量、标准、结构和服务功能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市级医学中心为龙头,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专科诊疗中心和外围区县综合医院(中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以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及以市级公共卫生机构为龙头,区县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市、区两级机构协同联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服务的公共卫生体系。上述规划中不仅把中心城区二级医院纳入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整体建设规划,还特别提出了功能定位,即:中心城区的区办医院是区人民政府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主要承担本区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根据需要突出康复、护理、老年保健等专科特色服务。
  根据《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市级现已开展或计划开展的卫生资源调整项目包括肿瘤医院二期、儿童医院老址改造、海河医院四期、三中心医院改扩建、中心妇产科医院老址改扩建、环湖医院老址改造、胸科医院老址改扩建、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人民医院三期等十余个项目,进一步充实医疗资源,方便百姓就医。针对市级卫生资源调整项目开工项目多、资金需求大的情况,市财政与市卫生计生委、项目单位积极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试点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基本建设资金。市政府要求各区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并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区贯彻规划的实施意见和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规划真正落地。根据我市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和相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市区两级根据财政事权各自承担本级公立医院相应支出责任,落实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承担公共卫生和紧急救治等公共服务补助等各项投入政策。建议各区结合本区财力,参照市级做法,多渠道筹集医院建设资金,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下一步,市财政局将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继续加大投入,配合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杠杆作用,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巩固与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是二级医院的整体建设上,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但是,我市中心城区的黄河医院今年要提升到三级医院、河西医院恢复开诊运行、第一医院扩建,第二医院已迁到新址,这些老二级医院都在为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和健康发展积极建设中。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督促各区卫生计生部门加快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争取到2020年实现规划目标,让我市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5月23日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86号建议的答复
下一篇: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94号建议的答复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