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紧急医疗救助能力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十二五”以来,我市的院前医疗急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络不断完善,通讯网络与联动机制不断健全,人员设备不断完备,急救行为得到规范。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如站点建设布局不合理,条件较差;全市指挥调度和信息联通尚未统一;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不合理;装备和车辆配置不足;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反复调研,市卫生计生委对院前医疗急救建设体系进行规划,拟在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布局急救分中心,每个急救分中心拟规划急救单元,并在三级综合医院内建立急救站。目标在2020年达到全市范围内每5万人口配比一部救护车。完善全市院前急救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建立“科学规范、一体高效”的平台,“分级调派、专业指导”的指挥模式,“资源共享、统一报送”的应急信息管理。目前,电话指导呼救者现场对患者进行自救和互救指导率和急救中心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进行分级分类调度均已达到100%,已在三级医院试行救治信息传送。2017年全年,电话指导抢救105590人次,指导成功18例。
同时,市急救中心开展了“急救培训进社区”活动,与部分街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合作,面向社区居民对心肺复苏、如何拨打120等急救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同时,市急救中心还将组织专业人员对部分机关和单位开展急救培训。另外,已建成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每年会对周边部分辖区居民进行胸痛卒中相关急救知识培训,提高辖区居民对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相关部门已在机场、火车站、部分商业中心、部分旅游景点或景区等公共区域设置100个AED点位,并已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现有条件下,市卫生计生委将联合相关部门以维护公众生命安全、完善减少意外伤亡的城市安全设施为目标,进行公共场所AED设置进一步规划布局和使用培训工作,方便公众及时施救。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