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33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07-06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郭志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建议”的提案,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地税)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高我市心血管病防治水平,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举措:
一、加强心血管病防治网络建设
2016年,我市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天津市民心工程中,目前25家医院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心脏病绿色救治通道和急救体系,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下降了一半,切实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疾病的救治成功率,使患者获益家庭获益社会获益。
2017年,我市将心血管病防治项目纳入天津市民心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心血管病防治网络。在市胸科医院设立了天津市心血管病防治办公室,负责研究制订我市居民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规划及工作计划,提出战略重点、技术政策及重大措施。同时,组织各区均确定了心血管病防治基地医院,现全市共18家心血管病防治基地医院。基地医院对口指导区内社区基层医院。借助防治网络密切了上下及医院的联系在对口指导、双向转诊方面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二、加强我市心血管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
2017年,开展我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基地医院医生心血管病专项培训,加强我市心血管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培训范围覆盖全市各区心血管病防治基地医院心内科医生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生,参加培训人数共计300余人。组织开展我市各级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培训,规范体检中心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手段及工作流程,培训人数约100人。
三、组织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
按照国家部署,在我市部分区开展35-75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2017年共筛查居民3.6万人,筛查出 高危人群1.05万。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转到区内的基地医院进一步做了心电图、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并进行了专科医生的干预指导,对这部分重点人群我们还将进行长期管理,以期改善预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四、加强心血病防治知识大众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我市居民心血管病知晓率。制作心血管病防治公益宣传片并在我市电视媒体平台播放,制作并发放心血管病各类宣传材料,围绕2017年世界心脏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进行知识讲座,提高了我市居民心血管病防治的认识和防治的主动性,2017年,全年开展各级健康讲座160余场,各种义诊、宣传活动80余次。
五、强化控烟监督执法
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严把创卫控烟工作关。在2017年全市卫生城区考核过程中,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强化控烟工作要求,细化控烟工作指标,并在实地考核过程中将控烟作为重点,推动控烟工作融入创卫过程。全市推广88908890控烟举报电话。通过与政府便民专线服务中心沟通协调,进一步捋顺投诉举报流程,并借助各大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推广88908890举报热线。2017年全年,各监督执法部门共接到控烟举报投诉电话205个,进行现场处置470次,常规检查公共场所60165人次、发放整改通知文书1356份、行政处罚196人次、罚款金额共计116650元,其中卫生监督部门罚款金额为105650元,公安部门罚款金额为11000元。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017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40万元,用于支持构建心血管病防治网络,提升防治诊疗能力,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有效控制了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2018年市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460万元,进一步巩固我市心血管病防治成效。
七、做好医保政策倾斜
市人力社保局2013年印发《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暨服务设施标准》(以下简称《诊疗目录》),适用于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级医疗机构。2016年,印发了《市人力社保局关于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函〔2016〕214号),将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药品的报销范围扩大到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所有品规,使之与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药品报销范围相一致,保证分级诊疗患者的医保用药需求。
市人力社保局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先后印发《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和收费试点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6〕123号)和《市人力社保局关于扩大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试点病种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17〕345号),将心脏支架介入、心脏血管搭桥、心脏瓣膜置换等24个心血管类疾病,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范围。病种付费标准通过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协商谈判,依据临床路径和历史数据,在科学测算、专家论证基础上确定。同时,对医院建立了结余留用的激励机制,并明确按病种付费不占用医院自身医保预算额度,以支持和促进医疗机构参加按病种付费改革。实行按病种付费后,患者个人负担比改革前降低30%以上,医院通过控制成本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结余留用,初步达到了患者负担降低、医院降本增效的医患双赢局面。
八、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上浮
2017年,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7〕34号),对绩效工资核定、主管部门职责、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区、各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规范绩效考核工作,并做好监督检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可自主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并结合实际细化考核指标,制定具体考核分配办法,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执行。据此,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按规定履行程序后,可自主确定内部分配办法,对在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分级诊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给予倾斜,提高其收入水平。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卫生计生委将聚焦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工作,以此为抓手推进整个慢性病防治工作,从疾病监测、危险因素干预、高危人群筛查、急救通道建立、胸痛中心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市财政局将配合市卫生计生委对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展项目进行研究论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市人力社保局将继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参保患者合理就医需求。

2018年5月18日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411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篇: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333号提案的答复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