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务实推进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的提案,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专项治理不正之风,疏堵结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国卫纠发〔2017〕1号)要求,我委持续加大整肃力度。在全市所有43家三级医院开展创建“无红包医院”,在官网公布“红包”投诉电话和网上举报邮箱,制定从严查处收受“红包”“回扣”等违纪问题4项措施,违者给予上限处罚。先后6次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整肃行风工作进行双随机式突击检查、重点抽查和交叉互查,形成行风问题整改“三清单”。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医护人员廉洁从业的意识,持续开展整肃行风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行风明查暗访和突击检查力度,及时查找可能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整改。
二、探索建立符合医务人员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2017年,国家人社部等四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按照国家部署,经市政府批准,去年我市在北辰区的公立医院进行试点,今年又将试点扩大到其他15个区。目前,北辰区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有:
一是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探索建立了收入增长机制。试点医院收入调控线在全市其他事业单位收入调控线基础上上浮了20%,即达到公务员年人均收入可比项目的3倍。年收入增幅达到了15%,高于全市12%的增幅规定。
二是落实分配自主权,完善了内部分配机制。试点医院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可自主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向关键紧缺岗位、高风险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
三是全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与绩效考核评价紧密挂钩的薪酬水平动态调整机制。试点区制定了公立医院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公立医院内部考核评价办法,并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医院薪酬总量、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挂钩。试点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较好地激发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允许”要求,进一步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公立医院行业特点、充分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制度。
三、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公益性属性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精神,为落实《天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津党办发〔2016〕30号)(以下简称30号文)和2017年医改重点任务要求,研究制定了《天津市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津政办函〔2017〕152号)(以下简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并已于2017年12月25日印发实行。按照30号文中提出的“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要求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求,我市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形成我市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
下一步,我委三区两院改革试点基础上,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并以北辰区为试点,重点探索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全市各区选择一家公立医疗机构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
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我市人力社保部门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核心机制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构建总额管理、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加强成本控制,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目前已经完成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实行总额管理改革。在全市将近1600家定点医药机构,全面实施医保基金总额管理,并实行“结余全部留用、超支有限分担”,既保证了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又支持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二是实行按病种付费改革。选取167个住院病种试行按病种付费改革,截止2017年底,已完成按病种结算1.7万例,发生医疗费用6.3亿元,参保患者个人负担降低了近30%。三是探索按人头付费改革。在全国率先试行糖尿病门特按人头付费改革,目前已推广到34家医院,覆盖2万人,今年向全市推开。同时,还将在部分医院试点肾透析、丙型肝炎按人头付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市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本市医改有关要求,不断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特别是结合点数法、医保支付标准、重特大疾病保障、信息公示披露、医保诚信等工作,进行充分论证、综合改革,构建起复合型的医保支付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的导向作用,增强医院改革积极性,确保医保基金支出可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模式,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切实减轻,形成医、保、患三方共赢局面。
五、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我市近几年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培训,2013年启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力建设项目,开展全科医生、社区护士转岗培训和再认证培训、B超专业等10余项培训,累计培训6000余次基层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2015年,实施了基层首席糖尿病医生培训,为全市培养327名基层首席医师,在签约服务中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2017年,启动全市基层医生儿科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完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具备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生200名。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研究出台了“本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将重点推动落实到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重点推进全科医生培育工程、基层卫生计生骨干人才扶持工程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工程,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服务理念转变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搭建基层人才培养平台,提升基层人才层次。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