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进一步降低“国医堂”次均费用每年至少增加两项治疗类项目

发布日期: 2012-05-15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市通过创建国医堂,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明显增加,患者均次费用及药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了医患双赢。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今后国医堂每年都要增加2项以上的非药物治疗项目,使用基本用药和价格较低的药物杜绝大处方,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这两项指标必须低于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值。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堂,两年内国医堂将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创建国医堂,逐步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现象,中医药简、便、验、廉也受到了患者的欢迎,达到了两升两降的效果,即门诊的人次数上升、医疗服务收入上升、人均医疗费用降低、药品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例下降。2011年,全市国医堂患者次均费用由年初的149.13元下降到99.38元;社区医院中医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51%,中医门诊比例超过30%,中医药门诊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为了进一步降低国医堂次均费用、降低药占比,市卫生局要求各国医堂今后要发挥和创新中医治疗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发新的诊疗项目;建立处方点评制度,杜绝大处方,慎重使用贵重药品;应用中医康复手段并结合现代理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广大群众形成养生保健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各区县卫生局要设专人对国医堂每月进行监测,市卫生局也将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不定期对国医堂进行检查评估,监测国医堂的运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予以公示。
分享到:

上一篇: 妇幼卫生管理分系统启用
下一篇: 市卫生局召开《第九届大运会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讨论会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