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本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亮点频闪

发布日期: 2011-09-06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食品和卫生安全事关百姓的生命健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计民生问题。本市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财政全额保障,全市一盘棋、整体推动,共同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

  自2006年开始,全市各区县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大幕拉开。经三年努力,各区县均建起独立的卫生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构建起体制通畅、结构合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的市区两级卫生监督体系。在此进程中,本市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全国首开市区两级卫生监督员统一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先河;全国首次统一确定各区县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一点二的卫生监督员编制;在全国率先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硬件设施按统一标准进行统一配置,使天津市卫生监督工作装备全国领先。

  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国家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由卫生行政部门调整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本市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在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加挂餐饮食品监督所牌子,保持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卫生监督队伍继续承担餐饮服务和公共卫生监管任务,实行一支队伍综合执法迈出我国新时期卫生监督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步,其成功经验被卫生部在全国广泛推广。

  近两年,市卫生监督部门不断创新卫生监督工作机制,对餐饮服务、医疗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职业卫生等领域连续三年开展卫生监督十项行动,多项工作创天津卫生监督亮点。

  亮点一,卫生监督全市一盘棋。主要体现为三个全市统一,一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监管模式和保障措施,全市统一规范;二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标准,包括仪器设备等,全市统一标准、统一采购和统一配置;三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程序、制度要求、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全市统一要求。

  亮点二,综合实行网格化卫生监管模式。市卫生监督部门把餐饮和各项公共卫生监督职责捆绑在一起,按区域进行网格式分解,使具体职责落实到每个所、每个科、每个组、每位监督员,形成所包区、科包街、组包片、人包点的责任网络,实现了卫生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不留死角。

  亮点三,全面实行了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从2000年开始,本市在全国率先陆续对桶装水、餐饮服务、饮用水、公共场所、化妆品、消毒产品等企业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根据不同类别和检查结果,确定不同信誉等级,根据信誉等级确定监督频度和力度,并将信誉等级以笑脸哭脸等图示方式张贴于企业显著位置,让全社会参与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

  亮点四,卫生监督更加科学规范。本市在全国创建了卫生风险评估、关键环节控制、高风险点位重点监控,市区联动、区间联动、全员参与、全程现场快速检测等一整套大型活动监管机制,使卫生监督由单纯的直观检查转变为比较科学的评估检测。从2006年至今,本市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也保持了零发生的良好记录。

  亮点五,打击非法行医建立了长效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行医问题,本市通过强化属地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建立不良记录、推行执业诚信承诺等创新措施,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建立了1000余个监测哨点。

  亮点六,实施综合管理,各项监督工作全面落实。几年来,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圆满完成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各项监督执法任务,有效维护了百姓身体健康。
分享到:

上一篇: 高级医师百人团进社区收实效
下一篇: 打造高素质健康“守门人” 首批全科医生本月毕业“入驻”社区医院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