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布日期: 2010-10-31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十一五期间,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显著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扎实推进医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积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全市医院药品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低10.28%。今年4月,较国家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全市城乡基层医院零差率售药,药价累计降低25%,至今半年时间直接减少城乡居民基本药物费用支出1.1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医疗纠纷数量和赔付金额大幅下降。

  ——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建、改扩建13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14所乡镇卫生院,初步建起3个医学中心、5个区域医疗中心、8个专科诊疗中心和较完善的基层卫生网络,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可到达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高级医师进社区活动,已派遣大医院1194名高级医生对口支援基层医院。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科医生、住院医生和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1987人。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降至191.44/10万,提前实现疾病防控十一五目标。2007年在全国率先由政府出资、社区医院免费为居民提供18项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增至20元,提前一年实现国家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全覆盖、儿童疾病普遍筛查和免费干预、妇科病普查干预及妇幼信息网络化管理。

  目前,全市有各类医院病床4.5万张,每千人口医院病床4.71张,分别比十五末增加0.5万张和0.23张;千人口医生2.77人,千人口护士2.34人,分别比十五末增加0.11人和0.27人。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升。2009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0.65岁,居全国第二,比十五末提高3.32岁;孕产妇死亡率9.61/10万,居全国第二,比十五末下降28.39%;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14%。,居全国第三,比十五末下降16.56%,居民健康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分享到:

上一篇: 通过竞争选拔年轻干部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下一篇: 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