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身在异国全力救治患病同胞

发布日期: 2010-06-24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刚果(布)是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之一,医疗条件十分落后。随着中、刚(布)两国各项合作的日益加强,在刚果(布)的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华侨华人已增加至3000多人。身在异国他乡,他们最怕的就是得病,一旦患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医疗队就诊,把医疗队当作唯一的依靠。我们援刚果(布)医疗队第20队自20093月来到首都布拉柴维尔,除了认真完成受援医院的医疗任务以外,摆在医疗队面前的就是在刚果(布)的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华侨华人的就医问题。为了解决中国同胞就医难的问题,医疗队利用业余时间开放门诊。来医疗队就医的患者绝大部分是内科病,作为医疗队唯一的内科大夫,我积极配合开放门诊,不论早晚,不管吃饭还是睡觉,都随叫随到,抢救了大量恶性疟疾等危重病患者,还受到了驻外使领馆、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的好评。

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20097月的一个下午,中资机构的一位37岁的男性工人在室外干活时突然感到心慌,心前区不适,眩晕,天旋地转,晕倒在地。急送来医疗队,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血压70 /50 mmHg,心率220/分,四肢末端冰凉。我急忙给患者查心电图,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明确诊断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在医疗队队长王珏协调下,我队员第一时间给病人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医疗队没有直流电同步转复的条件,如果不能迅速转复心律,患者血压将进一步下降,休克将不可逆转,生命危在旦夕。考虑到患者血压低,不适于用异搏定、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我果断决定静脉推注西地兰。因为没有心电监护仪,在静脉推注西地兰的同时,我就用听诊器观察患者心跳。随着西地兰的输入,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心率恢复到80-90/分,血压逐渐升至110 /70 mmHg,患者不再烦躁,面色转为红润,四肢转为温暖,病人得救了,病人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带病救治患者

200912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患疟疾,发烧39.5℃,头痛难忍,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四肢无力,刚打完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这时医疗队门诊来了一位病人,我拖着病躯,艰难地走到诊室,仍然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为他查体。患者从500公里外的“欧优”来到医疗队,发热、咳嗽、咯痰5天,伴畏寒、四肢无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恶心、纳差,经所在公司保健人员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体温越来越高,并于10小时前出现口渴、头晕、心慌,急送医疗队。经查体T 40.3,P 128/分,R 16/分,BP80 /60 mmHg, 全身皮肤弹性差,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28/分,律齐。我迅速做出诊断,患者为疟疾、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脱水、低血容量休克(代偿期),于是马上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进行抗疟治疗并对症处理。渐渐地患者的血压升至100 /70 mmHg, 口渴、头晕、心慌的症状消失了。我感到很欣慰,忘记了周身的疼痛。第二天患者来医疗队输液时,看到我在诊室输液,才知前一天晚上我带病为他救治,他眼中溢满了泪水,激动地说:“闫大夫对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医疗队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每当看到一个个重病患者身体康复,高兴地离开了医疗队,又想到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的人等着去救治,我都深感作为一名医疗队员责任之重大,病人健康之所系,患者性命之相托。我会不畏艰辛,更加努力地工作。

援刚果(布)医疗队第20 闫国平

分享到:

上一篇: 妇产科医师援非掠影
下一篇: 警惕 手足口病来犯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