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9日电:昨日(8日)从天津市卫生局会议上获悉,经7年建设发展,天津市已形成以市级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为顾问、区级技术指导中心为龙头、社区中医药技术骨干为主体的三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实现了社区医院全覆盖,越来越多百姓不出社区就能看中医。今年,本市将以南开区社区医院创建国医堂为范本,向全市社区推广,让越来越多国医堂走进社区服务患者。
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医改,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几年建设发展,全市现有社区中医执业医师549人,占全部社区执业医师的30.08%。各社区医院均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68%的社区医院有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数达250种以上,中成药达80种以上。全市现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标单位45个。2004年、2008年和2009年,本市和平区、红桥区、南开区相继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在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力推动了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和平区积极将针灸、竹管拔罐、中医按摩、中医骨科等特色专科向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编写慢性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康复方案、中医养生保健疗法、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措施、社区中不同人群中医保健方案、孕产妇中医保健指南等资料,用中医药技术全面指导社区居民疾病防治与养生保健。红桥区编写了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中药民间验方和传统疗法汇编》,使全科医生能够运用中医、西医两种方法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有效减少了百姓就医费用。南开区率先在辖区所有社区医院建起国医堂,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给患者一个身心清净、舒缓祥和的诊疗环境,受到辖区群众普遍欢迎。今年,本市将以国医堂为品牌,在全市社区医院全面开展创建国医堂活动,让更多百姓享受中医药进社区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