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县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以来,紧紧围绕计生家庭的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奖励、优惠政策和制度,使广大计生家庭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实惠,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一是开发“三结合”项目357个,带动6100个计生家庭走上致富道路。该县王口镇实施的“达康工程”,采取“公司带散户,基地带农户”的办法,把食品炒货、立体农业等能够带动计生户致富的产业做为有效载体,开发了速生林种植、炒货、土鸡饲养、蘑菇种植等10多个生产项目,使172个计生家庭成为致富带头人。畜牧水产局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引进养殖新品种,把良种肉鸡、新西兰肉兔、小尾寒羊和池塘青虾套养技术做为扶持计生户的试验项目,已在28个村推广,扶持计生户118个,年创产值1200万元,利润141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台头镇发挥传统优势,成规模地发展大棚果蔬种植项目,同时大力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帮助60个计生贫困家庭改善生产生活状况。二是制定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对独生子女14周岁以下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父母,每月给予不少于10元奖励,目前全县已有2万多人受益;农村独生子女报考县内高中的,在总成绩中给予加5分的照顾,目前已兑现5800多人;对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兑现每人每年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目前已有1016人享受奖扶制度;对符合再生育条件,主动退指标的,由县财政给予1000元的现金奖励,每年都有200多个家庭受到奖励;对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年满50岁的父母,给予1万元扶慰金,目前已兑现10户;在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上,对独生子女户奖励0.4人份;对自愿采取避孕长效措施的给予2000元的奖励;每年对2500多个独女孩父母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在县的奖励优惠政策的指导下,乡镇也都出台了各自的奖励优惠措施。如12个乡镇提高了对退指标户和落实避孕长效措施户的奖励标准,部分乡镇对考上大学和重点高中的独生子女给予奖励。该县大邱庄镇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对考入重点高中和大学的独生子女分别奖励3000--8000元;对父母50--54岁和55岁以上的独女户每年发给500-1500元的生活补助金;对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给予2000-8000元奖励。三是不断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在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了帮扶计生困难家庭活动,已有1000多个计生困难家庭得到帮扶,帮扶资金达到200多万元;农业、林业、劳动、教育、科技等部门在开展各类技术证书培训中,向独生子女家庭倾斜,已有3000多人获得技术证书,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金融部门为独生子女家庭安排各类生产经营贷款达到6000万元;劳动部门优先安排独生子女父母下岗再就业580人;采取县乡村三级方出资的办法,为17000多个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孩家庭办理了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投保金额达到840万元;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为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每人每月不少于50元;民政部门在扶贫解困上优先安排计生户,已为70多个计生贫困家庭建起了新房,将540多个计生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