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医学气象环境交叉创新大会在津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交叉、开放、共享”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医学、气象、环境等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相关行业从业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医学与气象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大会现场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李新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为大会致辞。专家们指出,气象条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天气、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播,还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健康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年会,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医学与气象领域的协同创新,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主旨论坛共设十个阶段,安排了20场主题报告。多名权威专家围绕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领域主题进行精彩报告,深入解析了气温、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与近年来极端天气引起人类生理机能与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以及以大数据为基准的气候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剖析了我国室内外空气状况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的具体负担,并探讨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与政策建议;针对老年人这一气候变化易感人群,介绍了健康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及推广应用中的实践经验。会议现场进行了热烈积极交流,碰撞出许多创新思维的火花,为应对气候健康挑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李新教授表示,政府推行的“三级医疗,三级家园”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气象环境交叉领域的普适性推广,“气象+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将为慢性病防控提供切实有效的抓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助于实现“关口前移、重在预防”的健康管理目标,为健康中国贡献“天津方案”。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医学与气象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规格、深层次的交流平台,对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健康气象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加大科研投入,深入开展气象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不断完善气象-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能力,为保障公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