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狂犬病日”“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是“世界狂犬病日”不变的主题。狂犬病是目前人类已知的病死率最高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病,100%死亡。全球每年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是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每年引发的经济负担超过40亿美元。中国人间狂犬病病例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
狂犬病曾在本市绝迹11年,随着饲养宠物和流浪动物数量的增加,2005年该病在本市卷土重来,每年均有病例发生。2010年至今本市累计报告狂犬病病例39例,全部死亡;另据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6年全市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年平均首诊处置动物致伤患者约8万人。近几年,市卫生计生委将狂犬病防治工作列为疾控重点工作,不断加强狂犬病监测、处置与社会宣传等工作。自2014年在全市开展规范化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建设工作,制定统一的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建设标准,通过申报、审核、复检、培训和质控等手段严格准入制度和日常监管,明确狂犬病暴露分级和医生接诊、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和疫苗接种等各环节的程序,保证门诊的服务质量与处置规范,将暴露后处置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保证接诊质量的同时还对门诊数量作出要求,以确保群众便利就诊。目前,全市已建成108家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其中24小时开诊的甲级门诊22家、日常开诊的乙级门诊86家,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域,能够满足群众的就诊需求。
伤口清洗、正规而及时的免疫接种是狂犬暴露后处置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狂犬病发生唯一有效的手段。狂犬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示广大市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定期为宠物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疫苗,文明饲养;二是尽量避免接触、收养来历不明的流浪犬、猫等动物;三是家长应教育并照管好儿童,不要因好奇而激惹犬、猫等动物以免被抓伤或咬伤;四是一旦发生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被舔等情况,要尽快到附近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就诊,遵医嘱进行伤口清洗以及狂犬病疫苗、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并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疫苗全程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