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为倡导本市居民科学补碘,市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教委、工信委、市场监管委等10部门以2016年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为契机,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16年天津市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月活动。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是碘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通过机体从外界获取。世界范围内,外环境普遍缺碘,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均受碘缺乏威胁。我国是世界上受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市及北京等绝大多数省市土壤和地下水等环境碘含量偏低,均属于碘缺乏地区。碘缺乏除了影响成人的新陈代谢异常外,对健康的更大危害是造成儿童及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损伤,且这种损伤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无法治愈,直接影响着社会人口素质的构成。因此,碘缺乏病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国际公认最安全最有效的补碘方法就是食用合格的碘盐。食盐中微量的碘,既能满足人体需要,又不会加重人体代谢的负担。本市实施食盐加碘20多年来,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0年本市以省为单位实现了国家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2005年第5次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显示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8%,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0年实现了以区县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目标,2015年监测显示本市8至10周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9.91g/L,数据表明,本市居民碘营养水平均处于适宜状态,而碘盐是人群碘营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受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市居民特别是孕妇、婴幼儿等需要重点补碘的人群对碘缺乏病的认知度还不高,市场上制售假盐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本市防治碘缺乏病形势仍很严峻,碘缺乏病防控工作不容乐观。
同时,针对近年来“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是否造成甲状腺疾病发生率上升”等问题,市疾控中心持续开展了本市成人居民甲状腺疾病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天津成人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94%、15.09% 和1.03%,这一数据与国外、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处于相同水平,本市居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未见明显异常。因此,为了保证本市居民免受碘缺乏病的健康损害,除特殊人群外均应坚持食用碘盐。
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全社会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健康,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本市将积极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科学补碘,使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宣传月活动期间,市卫生计生委、工信委等10部门联合举办“天津市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疾病研讨会”,邀请临床及公共卫生专家对当前加碘政策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研讨,组织本市地方病专业公卫医师及甲状腺专业临床医师、新闻媒体工作者广泛参与,进一步促进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的传播。同时,市卫生计生委、市教委等部门还组织开展“天津市小学生科学补碘有奖征文活动”,以“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面向本市小学生进行作文征集活动,并于6月份举行决赛,对重点人群的科学补碘常识性知识进行宣贯,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