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8·12”事故发生后,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为危重患者敞开一条生命之路。广大医务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救治伤员患者的工作中,许多医护人员都是半夜得到消息后,自发来到医院主动参与救治,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9家二级以上医疗单位收治伤员、400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救治一线,全力救治伤员,发挥医疗专家作用,千方百计减少因伤死亡和致残。目前,伤员救治工作进展顺利,在医院的伤员伤情总体向好,经过全力救治大部分危重症伤员转危为安,已有很多伤员治愈出院。目前,伤员救治、康复、心理疏导等工作仍在有效进行中。
爆炸事故发生后,市卫生计生部门快速组织力量,及时开展救治。根据现场救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累计从全国各地及部队,调派涉及16个专业的88名医学专家,和本市的180余名专家一起,与数千名医护人员在一线密切协作,全力抢救危重症伤员生命,昼夜奋战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有力有序有效地保障了医疗救治工作。
8月12日晚,得知爆炸事故消息后,正在青岛参加卫生计生委疗养活动的第四医院副院长刘群等劳动模范和“五一”奖章获得者心急如焚,彻夜未眠,始终协调、调派多名烧伤科主任前往第五中心医院及泰达医院参与医疗救治工作。许多人连夜租车赶回天津救援,回津后顾不上吃饭休息,毅然投入到紧急救治伤员的工作中,日以继夜,连续几日没有离开医院。许多劳模主动放弃第二批疗养的机会,始终坚守在烧伤救治的第一线。
事故发生后,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工会组织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做好各项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接诊2名来自滨海爆炸区的孕妇,孕妇住所离爆炸点仅一二公里,受到惊吓并伴有腹痛,情况紧急。产科接诊后,及时为孕妇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协调病床,并根据孕妇自身身体条件,进行剖宫产手术,孕妇各自产下一名婴儿,母婴平安。该医院在第一时间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慰问,并在生活上给予关照,家属对医院无微不至的照顾表示感谢。
市血液中心职工全员提前到岗,抽调人员增开采血点,加班加点组织义务献血,及时分离血液成分,积极备血供血,街头采血工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每天工作直到深夜,据统计,仅8月13日全天接待献血者1673人,采集血液1982单位,近40万毫升,机采血小板186个治疗量,预约登记献血者近1000人。
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伤致残,本市还组织医院、专家逐一分析现住院伤员的病情变化趋势,做到提前进行研判,及早进行干预,尽早进行治疗。只要是伤员有救治需要,就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全力以赴救治。随着不少伤员康复出院,本市制定了《关于对8·12爆炸事故中出院伤员回社区治疗康复的紧急通知》,对符合出院条件并已经出院、还需要在社区进行照顾的伤员,按照辖区属地管理原则,由基层医疗机构主动对接,做好出院康复伤员的接续治疗。对行动不便、需居家康复治疗的伤员,提供送医送药、康复指导等上门服务,实现了出院伤员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已有8个区县接收了出院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