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肠健长康公益活动启动 大肠癌筛查动车开到东丽

发布日期: 2015-06-02 00:00
来源: 健康周报

5月27日上午,“民心工程驻民心,肠健长康进万家,大肠癌筛查动车开到百姓身边”系列公益活动在天津市东丽区启动。

早上7点20分,大肠癌筛查动车开进东丽区军粮城军丽园社区,向百姓传播大肠癌早诊早治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为百姓进行肛肠疾病义诊咨询,对村医进行诊疗指导。《健康周报》作为协办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了此次公益活动,同时还深入东丽医院和军粮城医院向就诊群众赠阅《健康周报》,普及相关健康知识,把健康和温暖直接送到了区县百姓手中。

  此次活动由东丽区卫生局副局长陈秀梅主持。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副处长韩金艳对东丽区项目实施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了大肠癌筛查项目的必要性。韩金艳副处长介绍,按照天津居民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来看,居民死亡原因前5位均为慢性疾病。恶性肿瘤致死率紧排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位列第二。在天津居民所有肿瘤致死率中,大肠癌排第三位。其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大肠癌筛查是预防该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这是由于大肠癌是所有肿瘤中少有的几种可以通过筛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可预防肿瘤。天津市从2012年开始,启动了大肠癌筛查工作。3年间,完成了第一轮40~74岁215万人的筛查,有3.3万高危人群做了肠镜检查,其中发现大肠癌500余例,大肠癌早期病变数千例,大肠息肉1万余例。目前,天津启动了第二轮为期3年的筛查,今年将面向60~74岁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希望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同时,市卫生计生委还将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天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伟华教授介绍,大肠癌筛查项目是一种新型慢病管理模式,由政府出资、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为巩固第一周期筛查成果,进一步提高筛查效果,天津市大肠癌筛查项目办公室在总结第一阶段工作经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大肠癌筛查工作的服务范围,启动“民心工程驻民心,肠健长康进万家,大肠癌筛查动车开到百姓身边”系列公益活动。通过长期持续的大肠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减少医疗费用总支出,降低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改善居民生存质量。大肠癌筛查是一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惠民工程,在保障百姓身体健康的同时,为社会和患者家庭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并对东丽区政府、区卫生局一直以来对大肠癌筛查工作的支持和区内各级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随后,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专家马东旺教授进行了“肠健长康”公益讲座,为现场群众详细讲解了大肠癌相关科普知识、预防措施及筛查方法。乡村医生介绍了典型案例,77岁的韩奶奶通过大肠癌筛查项目经免费结肠镜检查先后发现8个息肉并及时切除,避免了大肠癌的发生,节省了大量医疗费用,也减轻了自己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天津市大肠癌筛查项目办公室主任赵丽中教授带领适龄居民做好调查问卷,并为适龄人群免费进行便潜血检查。

天津市人民医院及东丽医院专家为辖区居民进行肛肠疾病义诊咨询,就常见问题给予科学权威解答,如出现便秘时不可长期服用番泻叶、大黄等蒽醌类制剂,以免造成结肠黑变;有些保健品虽然宣传可以彻底清除宿便,不含激素,无任何毒副作用,属天然绿色食品,但实际上也可能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等。

东丽区军粮城医院作为社区医院承担着辖区内近10万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在大肠癌筛查中他们出色完成动员、初筛等具体工作。据该院书记、院长柴慈奎介绍,医院专门建立了大肠癌筛查组织管理科,有专门医生负责,通过政府网络的对接、调动乡村医生的能动作用,由上而下地做好百姓动员工作。在问卷调查后,分布各个村室的40余名乡村医生会把试剂盒发放给高危人群,进行便潜血检查,如发现问题会及时通知百姓进行肠镜检查。

分享到:

上一篇: 第二儿童医院开诊纪实
下一篇: 市四中心医院调整布局优化就诊流程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