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诊第一天·惊喜连连
看病检查拿药不到两个小时全搞定
5月28日上午8:00,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正式停诊,天津市第二儿童医院门急诊“零切换”已经进入试开诊阶段。
为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第二儿童医院在7:06提前开始了挂号。第二儿童医院采取分类挂号的形式,患儿进入医院首先要进行鉴诊,工作人员会根据患儿症状指导就诊科室。在门诊大厅的挂号窗口前,摆放了内科、耳鼻喉科、外科等指示牌,家属可有针对性地排队挂号,节省了时间。
早上7:00,第二儿童医院的门诊大厅就已经人头攒动,百余位家长等待着挂号。不少患者都是从静海、宁河等郊县赶来,更有一些来自河北省等外省市的患者。“我们是胜芳的,今天6点多就到了,没想到医院环境这么好。”等待挂号的同时,李女士带着3岁多的儿子在院区的小游乐场玩耍着,“这比老院强太多了,像童话世界一样,今天孩子来了一点儿都没害怕,以前进了医院大门就会哭闹。”
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华伟提醒家长,进入医院一定要先去鉴诊,因为儿童医院是综合性儿科医院,可能一种症状选择科室不同,这能避免家长少走冤枉路。此外,患儿就诊可错开上午早高峰,很多专家主任下午照常出诊,可大大缩短就诊等候时间。
11个月大的王彤萱拉肚子已经两天了,一大早父母就带着她来到第二儿童医院就诊。从排队挂号到进入诊室用时40多分钟。内科主任潘永祐耐心详细地询问了病情,因担心腹泻造成低钾,听诊后,潘主任为孩子开了血、大便和心电图检查单。在新院第一天出门诊,潘主任感触颇多:“这里环境好,医生和患者都有一个好心情,一会儿工夫已经看了6位患儿了,我们衔接很好,工作开展也很顺利。”
王彤萱的父母缴费后,逐一做起了检查,随处可见的导诊人员贴心引路,让他们很快就完成了验血、验便和心电图检查。再次回到诊室就诊,整个过程也没有超过2个小时。
开诊第二天·急救现场
绿色通道2分钟抢救危重患儿
5月29日是第二儿童医院试开诊的第二天,尽管从早上开始就阴雨连绵,但就诊患儿的数量并没有减少。
上午10:30,“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孩子妈妈的一声呼喊,让急诊等候区焦急的气氛更加浓重。分诊护士紧步赶来:“怎么了?”“孩子又在抽搐了,救救他!”“快,赶紧和我去抢救室!”
在急诊护士的快速引领下,孩子妈妈抱起抽搐的孩子奔向抢救室,急诊到抢救室的路只有40多米,途中护士一边询问患儿情况,一边按压着患儿的人中。
抢救室于医生见状,沉着冷静地询问“孩子怎么了、发热吗、在家中有何不适……”“不发烧,昨天有些呕吐、腹泻,今天早上有过一次抽搐和呕吐。等待就诊的时候,孩子又抽搐了。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他才14个月啊!”“马上启动抢救绿色通道,给患儿吸氧、注射镇静药物、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抽血,进行血常规、电解质检查;安排CT检查。”
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护士在取血时发现患儿血管蔫瘪,取血很困难。“孩子小便怎么样?”“十几个小时没有小便了。”“难怪血管都塌陷了,孩子已经脱水了。”一旁等候的姥姥已经泣不成声,反复说着“救救孩子,救救孩子”。
抽搐被稳定住,患儿呼吸平稳也已安睡。不到2分钟,抢救室恢复了平静。姥姥紧紧抱着安睡的孩子,泪眼婆娑。于医生说:“孩子出现抽搐肯定是有原因的,考虑是脑炎或颅内感染引起的,需要住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记者了解到,开诊第一天第二儿童医院就抢救了8名危重症患儿,在高峰时段一个半小时内抢救了5名危重患儿。以患儿生命安全为先,第二儿童医院开设了绿色通道,对于危重症患儿可以先抢救后付费。抢救室专门配备一名大夫、两名护士,高峰时期24小时能接诊30多位危重患儿。
开诊第三天·义诊咨询
端端的妈妈是医生 她的儿童节这样过
在“六一儿童节”,您是不是趁着刚过去的周末好好陪伴了家中的宝贝,买上他心仪已久的玩具作为节日礼物,还要带宝贝到游乐场尽情狂欢,或是走进电影院陪孩子看看刚刚上映的“蓝胖子”,最后还要一家人去吃一顿美味的大餐……
然而,端端的儿童节却没有这么幸福,她又要陪妈妈去上班了!5月30日是第二儿童医院开诊的第三天,为了回馈社会、市民的厚爱,第二儿童医院在5月30日、31日连续两天安排了义诊咨询活动,心理、中医、皮肤、眼科、外科、口腔、康复、营养等科室专家为市民现场答疑解惑。
端端的妈妈叫崔艳,是第二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副主任医师,她要参加这两天的义诊咨询活动。尽管是周六,崔艳还是一大早就叫醒了熟睡中的女儿,因为没人照看,她要带着孩子在8点之前赶到医院,参加义诊。
一瓶饮料、一本故事书就是端端这半天全部的零食和娱乐。半天的义诊,10余位专家为近千名儿童家长解答了健康问题。崔艳忙得顾不上和坐在身旁的女儿说上一句话,甚至没顾上带女儿去一趟厕所。端端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场景,时而专注地看着手里的故事书,时而被正在咨询的小患儿可爱的表情所吸引,时而又会无聊地发呆或是东张西望,却始终不去打扰正在工作的妈妈。
医务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端端和我们很熟啊,每年“六一”我们医院都会举行义诊咨询活动,好几年崔艳都是带着没人照看的端端一起来的。”当记者告诉崔艳这一细节时,她脸上的干练被温婉所取代:“他们记得真清楚啊,我自己都没发现。算一算,今年女儿10岁,应该有3年的儿童节都是陪我来医院义诊度过的。”
听到记者问“给女儿准备礼物了吗”?崔艳有点儿惊呆:“没有啊,最近太忙了,临床患儿挺多的,又赶上医院搬家,很多事情都要大家磨合、熟悉,这一个多月所有的同事们都没有休息过,哪还顾得上准备礼物啊。”说到这里崔艳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我对女儿挺亏欠的,可是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工作,那么多的患儿等着我,我必须这样做,谁让她的妈妈是医生呢!”记者问:“过儿童节,别的小朋友都是去游乐场、收礼物,吃大餐,端端却要来医院,有没有闹过脾气啊?”“小的时候还闹闹小脾气,现在她也习惯了,看她多安静,这样过节假日都成了家常便饭了。待会儿义诊结束带她吃个大餐,补偿一下吧!”崔艳看着身边乖巧的女儿笑着说。
同在义诊的皮肤科医生廉佳也是把4岁半的宝贝托付给了家中的老人,一上午义诊中,她始终忙碌着……
开诊第四天·迎接挑战
带给患儿更好医疗服务
5月31日,距离第二儿童医院正式开诊还有一天的时间,经过前几天试开诊,医院整体运行平稳,就医流程得到很好磨合,但是平均每日3000人次以上的门诊量着实让工作人员没有一点喘息的“过渡期”。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新医院良好运行,医院临床科室、检验检查、药房、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部加班加点,其中大多数人都是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过,最忙时甚至连续两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
第二儿童医院医务科科长张保刚说:“开诊4天来,医院就医流程运行很正常,包括叫号系统、发药系统、缴费系统等都很理想,手术室、内科、外科、急诊等都很顺畅,达到了预期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患者就医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并且不断调整思路和工作方式,优化改进,提供更好的就医服务。”
六一新诊·秩序井然
我把青春献给孩子们
6月1日,迎来了第二儿童医院的正式开诊。6点刚过,庞璞就挤上了地铁1号线。53岁的庞璞是市儿童医院内科的一名护士,医院搬迁后,她上班路程比以前增加了近半个小时,每天紧张的工作都是从这拥挤之后开始的。“是比老院远了不少,可坐地铁还挺方便的,就是早出来半个多小时吧。”
早上7点,第二儿童医院的门诊大厅已经排了不少等待挂号的市民。庞璞换好白大衣,坐在了内科诊区的鉴诊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什么时候到我们啊?”“护士,我们孩子烧得厉害,怎么办啊?”“您看孩子一直哭,这是怎么回事啊?”……这样的问题,庞璞不知每天要回答多少遍,但她始终和蔼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细心抚摸患儿的额头,确定尚无大碍,还要耐心地安抚着家长焦急的情绪。“孩子嘛,都是家里的宝贝,有个不舒服家长肯定急死了,我特别能理解。”
听到记者问“离开老院,有没有不舍”的瞬间,庞璞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当然舍不得了,我在那里工作了30年,从刚毕业的小姑娘干到了快退休,整个青春都奉献在那里了。前天还恍惚,一下楼推着自行车就往马场道骑,出了小区才发现不对,这都成了我的习惯了。”“感觉新院环境怎么样?”说起新院,庞璞脸上有了笑容,自豪地说:“这边环境太好了,患儿和家长候诊时舒服多了,那么多舒适的座椅,还有儿童喜欢的动画元素,看病都变得轻松了。”
记者了解到,尽管老院已经停诊,截至6月1日,市儿童医院仍有近百位患儿正在接受治疗。医护人员还坚守在老院,守护着那些需要救治的患儿们。在新院,胆道闭锁、腹腔肿瘤等高难度手术已经被排上日程,儿童医院“患儿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精神将在第二儿童医院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