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只是有点高血压 急性心梗怎么就“祸从天降”

发布日期: 2023-11-06 15:18
来源: 健康周报

近日,天津市人民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接诊一名突发胸痛晕厥的病人,病情危急。患者确诊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直接送入介入室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住院治疗,身体逐渐康复。患者和家属表示疑惑,平时只是有点高血压,没有任何“预警”,咋就心梗了呢?







很多患急性心梗的患者,都是发病很突然,认为自己平时没有明显症状,就是血压或者血糖高点,不应该列进心梗高发“黑名单”中,这名67岁的老先生也是这种想法。他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一直自行服药,未规律到医院就诊,长期吸烟,入院后化验检查发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曹月娟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隐匿化发展趋势。早期发现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尽早干预,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基础上,而冠状动脉粥样病变是多因素作用所致,如具有这些危险因素,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则会加大。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循环血液中的脂质或脂蛋白的组成成分浓度异常,血液中的脂质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血脂在循环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等密度脂蛋白(I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

不同脂蛋白致粥样硬化的风险性不同:现已明确LDL以及脂蛋白(a)能导致粥样硬化,而HDL则有心脏保护作用;乳糜微粒和VLDL等富含TG的脂蛋白不具有致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它们脂解后的残粒,如乳糜微粒残粒和IDL可导致粥样硬化。


高血压

高血压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机制、氧化应激等方面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吸烟

吸烟可增加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且对女性的影响高于男性。


遗传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聚集发生的倾向,具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


体力活动减少

与积极体力活动者相比,久坐不运动者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加;从事中等体力活动者,冠心病死亡率比活动少的人明显降低。


年龄

动脉粥样硬化多于40岁以上出现症状,49岁以后进展较快,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冠心病死亡率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性别

与女性相比,男性的冠心病死亡率较高,发病年龄较早,但绝经期后女性的发病率迅速增加。


酒精摄入

大量酒精摄入可导致高血压,使冠心病风险增加。


其他因素

包括:1.肥胖(以腹部脂肪过多为特征的腹型肥胖);2.不良饮食方式(摄入含高热量、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和糖等);3. A型性格(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性强、强迫自己为成就而奋斗);4.微量元素铬、锰、锌、钒、硒等的摄入减少,铅、镉、钴的摄入增加等。




早识别导致心梗诱因

大约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有发病的诱因,尽早识别对及时发现心肌梗死有积极作用。


引起心肌耗氧增加的因素

剧烈运动、创伤、情绪波动、急性失血、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主动脉瓣狭窄、发热、心动过速、饱餐、用力排便等。


引起供氧减少的因素

呼吸道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肺栓塞等。


低血糖

无论是短暂的低血糖发作,还是重复的低血糖事件,均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痉挛

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中,反复发作的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高度重视前驱症状



专家提醒,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最突出,可表现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及硝酸甘油疗效差等,疼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过性明显抬高(变异性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在演变过程中,一过性恢复到正常状态(异常心电图伪改善),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及时住院处理,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分享到:

上一篇: 这个病,号称心脏第一杀手!对于它,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 预防流感,这些方法越早知道越好|世界流感日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