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天津总医院:中老年消化系统疾病需早诊早治

发布日期: 2017-01-04 13:44
来源: 北方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主任王邦茂教授表示,与青年人相比,中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常有症状不典型、合并疾病多、诊治较困难等特点。因此中老年人要重视定期健康查体,重视早期诊断,并选择适合中老年人的治疗措施。

  据王邦茂教授介绍,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肝脏、胆、胰腺、脾脏等诸器官组织,胃肠道又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所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与如心血管系疾病、呼吸系疾病、肾病、妇科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相混淆。

  如何防治消化道肿瘤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日益增加。防治肿瘤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消化道肿瘤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第3和第5位。

  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常常没有症状,症状出现时多为晚期,病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最佳选择,也为根治提供机会。因此对于普通人群的筛查和对高危人群的精查尤为重要。

  对于胃癌,40岁以上人群,有胃癌或其他肿瘤家族史,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有反复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者,胃大部切除术后者为高危人群。

  对于大肠癌,年龄大于40岁者,有大肠癌病史或家族史,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有结直肠腺瘤者为高危人群。当这类人群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慢性腹泻、便秘、粘液血便,不明原因贫血、消瘦等症状时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排查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发现既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也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高危人群至少应该做一次胃肠镜,要定期做胃肠镜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实现早诊早治。例如大肠癌约90%是由肠息肉演变来的,如果在50岁以前发现了息肉并行内镜下治疗,在2.5-10年内可以不用做肠镜筛查。

  目前我国早期胃癌仅占所有检出胃癌的10%~20%,而在日本胃癌的早期内镜下切除率可达70%,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要重视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由于经济原因和害怕痛苦的心理因素,许多人不愿意做胃肠镜检查。事实上,普通胃肠镜检查费用低,并且在做胃肠镜前可以进行麻醉,让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总医院消化科平均每年行胃肠镜检查超过40000例,其中胃癌早期诊断率可达25%以上,高于平均水平的2倍之多。

  中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逐渐下降,对手术耐受力低。微创治疗具有使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等优势,是中老年患者比较好的选择,并且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治疗。对于早期消化道肿瘤及时根治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王主任表示,大家不必谈癌色变,只要我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忌烟酒、增加膳食纤维、加强锻炼、早期诊治,从根本上防治消化道肿瘤,必将使广大患者从中受益。(

分享到:

上一篇: 冬季皮肤瘙痒?试试这几招
下一篇: 冬天寒冷就喝酒御寒?天津营养专家:不可取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