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变冷,人们为了抵御严寒,牛羊肉等高蛋白饮食越来越多,“养膘”行动进行中。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中,有时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间眼皮又红又肿,而且一碰就疼,那要小心啦!可能是得了“针眼”—麦粒肿。
“针眼”到底是什么呢?
“针眼”其实是属于眼科疾病“麦粒肿”的其中一类,“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大类,“针眼”则特指“外麦粒肿”。
那什么是“外麦粒肿”呢?
外麦粒肿,小名“针眼”,是指睫毛毛囊周围的腺体(Zeis腺)或变态汗腺(Moll腺)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外睑腺炎或外麦粒肿,简单理解就是由睫毛根部腺体组织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我们究竟如何知道自己得了“针眼”呢?
1、主要表现为眼皮红、肿、痛。即眼睑皮肤红肿,触摸感到皮温升高,且一碰就有疼痛感。
2、硬结破溃。随着病情进展,可在眼皮下摸到局限硬结(小硬疙瘩),数日后病变软化,如果表面破溃可有脓液排出,红肿、疼痛亦随之减轻。
3、全身症状。对于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或遇到较强致病菌,局部炎症可向周围其他腺体扩展,形成多个脓点,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发热等。
得了“针眼”该怎么办呢?
早期:保守治疗。“麦粒肿”初起因为炎症较重,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局部冷敷,滴抗生素眼药水抗感染;对于合并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全身给予抗生素。
晚期:手术治疗。当皮肤或结膜出现脓头时,最好给予手术切开引流(即将脓液彻底放出来),这样有利于病变快速恢复。
生活中究竟怎样才能预防“针眼”的发生呢?
向大家介绍几个小“妙招”:
1、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2、认真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3、停止佩戴各种隐形眼镜
得了“针眼”有什么严重危害和特殊需要注意的吗?
麦粒肿”多数是眼睑局部红肿热痛,但如果炎症扩散,导致眼睑(眼皮)全部红肿,那可要当心“眶周蜂窝织炎”这个严重的问题了。
“眶周蜂窝织炎”是眶隔前软组织的感染,表现为整个眼皮明显肿胀,眼睑弥漫性红肿,可伴有球结膜水肿,严重的小朋友还会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一旦遇到“眶周蜂窝织炎”必须及时、积极治疗,口服或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以免炎症向眼眶内进展,乃至引发颅内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同时,麦粒肿”切记不可挤压!
在炎症期不能挤压,否则炎症将会向眶内或颅内扩散,进一步引起“眶蜂窝织炎”或“海绵窦炎”。因为眼睑及面部静脉与身体其他部位不同,缺少静脉瓣,没有保护性阻挡,一旦局部挤压“麦粒肿”可以引起海绵窦血栓,有生命危险!
遇到“麦粒肿”,冷敷还是热敷该如何选择呢?
炎症较重时——冷敷;炎症局限后——热敷,千万别弄错了,否则会适得其反呢。时机选择不对,比如在炎症初始期就盲目采取热敷,可是会加重病情的。
“针眼”看似小病,但也不容小觑,疼痛难忍,严重需要手术,更严重感染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习惯避免复发,愿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