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政策解读
来源:天津市疾控局
发布日期:2025-09-15

一、《天津市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作出预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起草了《关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印发实施。

《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准确性明显提升,疫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指导意见》包括7个部分,共23条,提出要健全监测预警体制机制,开展多渠道传染病监测,规范风险评估和预警管理,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行动方案》。

二、行动方案总体目标是什么?

2027年,传染病监测预警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多渠道综合监测系统基本健全,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管理规范运行,传染病监测预警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监测传染病早期识别预警能力明显增强,行为导向型预警与疫情处置有效衔接。

三、行动方案有哪些主要任务

《行动方案》含五个方面、十七项重点任务

1.健全多维监测预警评估体系。一是优化监测预警架构,科学布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融合部门监测评估体系,依托专家委员会监测预警中心构筑软性支持。二是谋定重点监测任务聚焦新发突发急性、群体性不明原因及区域重点重大传染病,健全网络直报临床症候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相关风险因素、全球疫情信息行业协同社会感知等监测系统三是谋划圈层网络布局围绕央转项目任务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等梳理核心圈层明确高风险感知点位确定联动圈层持续拓宽社会风险等辐射圈层。四是搭建智慧化信息平台加快建设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全面部署应用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提升信息多源汇聚、融合治理、深度分析和多维展示能力。

2.聚焦多元风险监测系统管理。一是规范临床监测报告,拓展诊疗服务运行、临床症候群等监测与哨点布局及其监测内涵,逐步实现“多病共检,一样多检”。二是聚焦生物安全风险,建立并动态调整实验室报告病原体清单,利用临床检验、疾控鉴定等手段强化异常健康事件的病原学诊断报告。三是深化相关风险监测,强化病媒生物、宿主动物、环境等风险因素监测,以病媒监测为切入点,探索京津冀等毗邻区域协同监测可能。四是扩大疫情感知维度,建立完善传染病社会感知监测与核实处置机制,动态监测开源涉疫信息,建立公共卫生热线等疫情线索接报渠道,强化全球疫情情报搜索,跟踪新发传染病前沿研究。

3.优化监测预警响应联动机制。一是健全协同共享机制实现军地协同及部门联动创新医防协同融合落实责任清单、疾控监督员紧密型医共体、乡村振兴等要求二是完善平急转换机制固化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常态化机制与跨部门跨区域专题会商机制三是科学界定预警类型科学设定风险等级评估标准,风险形成健康风险提示、警示信息通报、预警决策建议四是理顺通报响应机制规范部门、行业、机构等内部及横向通报路径,确定快速流转渠道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属地政府预警部署采取预警措施

4.提升监测预警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领军人才、复合型骨干等人才梯队,强化重点行业、重点机构技能培训。二是提高检测能力水平加快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推动疾控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建设新发突发传染病检测能力提升三是明确专业机构职能,强调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诊断报告、哨点监测、协助疫情核实处置等职能,以及疾控机构疫情监测、风险识别、研判预警、技术指导、调查处置等要求。

5.推进数智赋能科技创新进程。一是优化安全智慧手段,提升平台数据治理与算力保障能力,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统筹构建多维度平台端监测预警指标阈值、疫情数据库和辅助决策模型库。二是强化科研合作交流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科学研究纳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发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