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发展共护假日健康——市疾控局2025年第二次重点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联席会议
4月24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召开2025年第二次重点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联席会议。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市交通运输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海关5个部门负责同志及京津冀三地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出席会议。
会上,各单位分别就全球及京津冀三地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行业人员流动及疫情风险点位等疫情相关风险因素予以介绍,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社会风险感知监测模型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报,与会专家综合研判评估我市近期及“五一”前后疫情流行态势及应对策略。

会议认为,目前我市总体传染病疫情形势平稳。现阶段我市处于呼吸道传染病波动下行阶段,新冠病毒活动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霍乱、菌痢等肠道传染病感染较为常见,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进入高发季,麻疹发生境外输入病例和国内麻疹疫情高发省市输入本市病例风险较高,我市虫媒传染病保持稳定低发水平,目前尚未报告疟疾、登革热本土病例,存在输入风险。
专家建议,公众应警惕“五一”期间跨境跨区域大范围人员流动后带来的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风险,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健康状况,做好防护、及时就医,降低家庭内聚集性疫情及重症风险;针对群体性不明原因重症等高度疑似传染病关联的异常健康事件可向属地疾控部门进行咨询报告;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避免生食或未彻底煮熟的肉类、海鲜;不饮用生水,尽量选择瓶装水或煮沸后的水,避免食用街头摊贩销售的散装冷饮;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剂;旅行途中需携带易腐食品时,注意低温保存,避免交叉污染。跨境跨区域流动人员应查询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出行期间及归家后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呕吐、出疹、黄疸等传染病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告知接诊医生旅居史和接触史;养老机构、校外培训机构、托幼机构等重点机构应高度关注聚集性疫情事件并及时向属地疾控机构进行报告处置。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