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以深化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为引领,深入推进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疾控监督员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和监督体系,形成可推广的疾控监督员制度“南开模式”,更好地提升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构建三级联动协同机制,打造"区域统筹-街域联动-院内响应"医防融合立体化管理体系
南开区卫健委(区疾控局)组织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管理办公室,组建1支专家队伍,负责全区疾控监督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根据区域特点,选定了包含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2个试点街道,组建了2个专业组,每组设置组长和联络员各1名,负责街域内医疗机构10类、71项业务工作的指导和质控。各试点医疗机构内部明确责任科室和1名联络员,负责院内的工作协调和信息反馈,确保各项疾控监督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并每月组织开展自查。同时,在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优选64名疾控骨干,参与疾控监督工作的轮训观摩,强化人才储备,夯实基层疾控监督力量。
二、深化分级分类试点布局,建立"多专业协同+多维度技术支撑"的精准派驻模式
锚定“学历+经验+能力”三位一体的准入机制,从区疾控中心遴选14名技术骨干作为专职疾控监督员,按街域和专业划分为2个专业组,每组负责1个街域,采取包干划片的形式对14家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指导。实行“一对一精准包保、一对多专业指导、多对多协同攻坚”的三维监督模式,即1名疾控监督员包保1家医疗机构,点对点开展连续性、系统化、个性化的医防融合工作,实时跟踪反馈工作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及时销账;1个专业组负责1个街域各医疗机构的监督指导,每月深入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督促医疗机构按时完成年度指标,强化医疗机构责任清单落实;不同专业的疾控监督员同时对各医疗机构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攻坚指导,将各试点医院的经验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在确保工作效果的同时,实现专业力量的均衡分配和全面覆盖。这种派驻模式既保证了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疾控监督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动态闭环管理模式,构建"实时对接跟进-定期协商研判-清单化督导整改-长效评估反馈"四位一体质控体系
实行周汇总、月督导、季总结的监督机制。各疾控监督员每周深入包保医疗机构跟进工作进展,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对照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2个专业组每月开展1次全覆盖式督导,重点强化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免疫规划等专业技术能力,持续提升诊疗、监测、检测、应急等能力水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开展阶段性评估,及时调整战略招法、攻克重难点问题。同时各试点医疗机构内部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疾控监督员参与试点医疗机构院长办公会,复盘重点环节,商讨难点问题。

南开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已组织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8轮次,整理工作周报10余期,制发月报8期,发现问题316条,整改315条,整改完成率达99.7%,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达标率同比提升35%,实现“监督-反馈-提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