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4月14日,市卫生健康系统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建国作动员讲话。市委第十八巡回指导组组长林引到会指导并讲话。市委第十八巡回指导组副组长莫洪胜、成员苗培栋出席会议。
会议由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雷平主持。市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成员、委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直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市卫生健康系统部分党代表参加会议。
4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新一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样板”出炉!
公示显示,按照《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明确的程序,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各地所申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竞争性评审。
根据竞争性评审结果,拟将15个项目确定为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天津又有12家医疗单位被认证为市级创伤中心,另有1家医疗单位认证为区级创伤中心。截至目前,天津创伤中心已达23家(市级22家)。
此次通过认证的12家市级创伤中心为西青医院、宝坻区人民医院、静海区医院、北辰区中医医院、泰达医院、东丽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宁河区医院、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津南医院、武清区中医医院。此次通过认证的区级创伤中心为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另外,还有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此次被列为市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今年将再次进行认证评价。
为全面提升天津创伤救治能力,市卫生健康委按照全市人口数量与结构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以及地域和交通状况,统筹规划全市创伤救治中心布局、规模及数量,在创建国家区域创伤医疗中心基础上,依托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市级创伤中心,在各区依托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根据服务半径建设区级创伤中心,并在远郊区域一级医疗机构建立初级创伤救治点,搭建覆盖全市、辐射周边、救治高效、运作有序的四级区域创伤救治网络,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新址扩建项目(水西院区)是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已经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并于4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
“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省级示范中心”落户市中研附院
日前,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公布全国第二批“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名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被授予“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省级示范中心”称号。
“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项目是由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防控办公室共同开展实施,并按规模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等级开展规范化治疗工作,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医院标准化的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根除路径。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市环湖医院首个专家团队门诊──复杂帕金森病团队门诊于当日正式开诊。专家团队门诊将该院各科资源优势最大化整合,由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联合出诊,患者只需挂一次号即可有3名专家同时面诊。
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诊断十分困难,需要全面综合的治疗及长程管理。此次市环湖医院在我市创新开展复杂帕金森病团队门诊诊疗,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帕金森病专家共同出诊,一站式满足患者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康复评估与治疗的全面需求。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开设7个专病MDT门诊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近日开设7个专病MDT门诊,挂一次号可以得到多学科专家共同诊治。这7个门诊分别是晚期前列腺癌、不明原因发热、肿瘤相关心血管病、肺动脉高压、肺小结节、门脉高压症、足踝慢性溃疡与坏疽专病MDT门诊。专家建议以下情况可以挂该门诊,疾病比较明确,看了多家医院多个科室疗效不佳或者多种治疗方案不知如何选择;疾病复杂或有症状查不出病因。
河北区举办丰富多彩的“世界孤独症日” 系列活动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问题”知识讲座,在望海楼街金辰园社区和王串场街焕玉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河北区残联与天津市第一医院共同举办“关爱小星星,康复进万家”——孤独症儿童创意手工画活动。
“与你相伴、温暖同行”——世界孤独症日公益健步走活动在天津市水上公园举行。
河北区残联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举办“同在阳光下,有爱不孤独”孤独症儿童义诊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