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藏同心护雪域—— 第16批援藏医疗队深耕丁青书写医者仁心

发布日期: 2025-09-08 12:15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2月,我市第16批援藏(丁青)医疗队跨越山海,抵达平均海拔近3900米的西藏昌都市丁青县。面对高原缺氧、严寒气候和薄弱医疗资源等多重挑战,来自北辰医院、北辰中医院和武清区人民医院的6名队员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以精湛医术和赤诚初心,在雪域高原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藏汉一家亲的使命与担当。

攻坚克难,危急时刻彰显担当

初抵丁青,高原反应便给队员们带来严峻考验——夜间憋醒、头痛胸闷成为常态,但他们迅速调整状态,全力投入工作。虫草采挖季来临,高原孕产妇危急重症发生率显著上升,随后木塔乡又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医疗队第一时间进入应急备战状态。

儿科医生李宜华自2021年起连续多年援藏,牵头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并建立转运网络,大幅提升了丁青县新生儿救治水平。今年5月,他成功救治一名出生体重仅1.09kg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延续了在当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高成功率纪录。产科医生刘桂莹带领团队成功抢救多例危重孕产妇,实现了孕产妇零死亡的目标。其中,61日凌晨,一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无备血条件下,经团队8小时奋力抢救转危为安,成为援藏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的案例。内科医生刘易坚守县城医疗一线,在医院人员紧缺时承担大量诊疗工作,参与数十次急诊会诊与危重症抢救,有力保障了县城医疗系统的稳定运行。

儿科李宜华医师下乡义诊

产科刘桂莹医师收到胎盘早剥患者及家属赠送的锦旗


精准帮扶,筑牢当地医疗根基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医疗队深知,提升本地医疗能力才是援藏工作的核心。半年来,队员们从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到制度建设全面发力,为丁青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外科医生魏伟推动科室诊疗模式革新,针对以往过度依赖影像报告的情况,亲手指导当地医生掌握读片技巧;他优化查房流程,要求医护人员提前分析检查数据,使床旁诊疗更加精准高效。院感科医生许文华聚焦医疗安全,开展手卫生、手术室感染控制等培训6场,覆盖200余人次,并推动医院启用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传染病报告从被动应对主动预防的转变。医务科医生张丽辉从管理机制入手,制定4项规范化诊疗方案和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建立学习群每日推送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还提出在线考核、电子化验套餐等创新建议,全面提升医疗管理效能。

内科刘易医师深入基层义诊

医务科张丽辉为丁青县公安局急救培训

此外,医疗队坚持师带徒模式,每名队员带教2名当地医护,通过每周教学查房、每月技能培训,帮助藏族同事从畏惧危重症成长为能独立实施抢救,真正实现技术扎根、人才本土化。

惠民服务,健康关怀直达群众

走到群众中去是医疗队的工作常态。今年来,队员们深入嘎塔乡、仲佰乡等偏远地区开展义诊4次,赠医施药、普及高原病预防知识累计服务群众超200人次。协助开展慢性病筛查、健康体检,覆盖群众300。同时,对丁青县13个乡镇妇幼科进行巡查检查工作,共帮扶70人次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雪域高原的每个角落。

外科魏伟医师日常查房

院感科许文华医师开展麻疹防控相关知识培训

如今,丁青县人民医院诊疗能力显著提升,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藏族同胞以洁白的哈达和鲜红锦旗表达深深的感激。下一步,医疗队将继续深化培训、精进医术,并积极学习藏语以消除沟通障碍,为丁青县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守护藏族同胞健康贡献更多天津力量,让津藏同心的暖流持续流淌在雪域高原。

分享到:

下一篇: 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在天津引起强烈反响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