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务公开
/col/col3/index.html
公示公告
/col/col23/index.html?number=T0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国天津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关爱版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健康教育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同心筑梦共前行
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人民日报》刊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发布日期: 2021-11-09
08:45
来源: 津门统战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召开的一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把
握根本遵循,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最大的政治成果,就是总结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提炼概括起来就是“十二个必须”:
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
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总书记强调的“十二个必须”,是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既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理民族事务的宝贵经验,又借鉴了世界范围内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稳定连贯,又根据民族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既是观察民族问题的认识论,又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方法论。其中,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比如,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在民族工作中提出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特别是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时代之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大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做到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推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把握历史方位,充分认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荣使命
民族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不同的中心任务,民族工作着力重点也有所不同。在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今天,民族工作也必然面临新形势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当前,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贫困问题,各族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民族复兴道路上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认识民族工作肩负的使命任务,提高政治站位,统筹谋划、着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把握鲜明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一系列重大论断,思想深邃、意涵深刻。
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大论断是立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的科学总结,是立足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分布格局的科学总结,是立足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携手奋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歌可泣新篇章的科学总结。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明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发展脉络,增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强大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到,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力,民族领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我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把握若干重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讲“普遍性”又讲“特殊性”,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大政方针,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努力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中华民族史研究,组织《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二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定位民族地区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任务,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努力实现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
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立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在试点基础上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
四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完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是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管好守稳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健全民族领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体制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不断壮大友我力量。
把握根本保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从政治上看待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完善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要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学习好贯彻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贯彻方案,层层压实责任,按照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细落实的要求,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宣讲、刊发阐释解读文章、组织专题理论研究、编印出版学习辅导材料等,推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族各界群众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蓝图已绘就,奋进在今朝。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分享到:
QQ空间
豆瓣网
上一篇: 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下一篇: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 重要思想系列评论
省市卫生健康部门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
广东卫生健康委员会
辽宁卫生健康委员会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
市政府部门网站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
市科技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民族宗教委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城市管理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水务局
市农业农村委
市商务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卫生健康委
市退役军人局
市应急局
市审计局
市外办
市市场监管委
市国资委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医保局
市金融局
市信访办
市国动办
市政务服务办
市粮食和物资局
市知识产权局
直属单位网站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医院
天津市儿童医院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口腔医院
天津市南开医院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市卫生人才网
天津市血液中心
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市安定医院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胸科医院
其他相关网站
天津市信息资源统一开...
健康报网
新华网
北方网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