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调度多方力量,完善保障措施,加强核酸筛查各环节的统筹协调和高效对接,严格把好全市核酸检测关。
样本转运组
为了确保核酸检测样本安全、高效地转运到各核酸检测基地,天津统筹安排人员培训、车辆调配和运输保障。
在天津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和平区小白楼街的31个核酸检测点位,从前三次筛查中总结经验,样本转运组不断优化线路,5辆转运车跑固定线路,还增加一辆机动车,随时补位。
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人齐浩达介绍,基本上每天都在来回转这些点位,到凌晨一两点,熟悉每一条道路,就是为了能优化路线。
方舱检测实验室
在梅江会展中心,12个方舱检测实验室,已经持续运转了10天,这里承担着以西青区、津南区为主的,近200万人的核酸检测任务。
每个方舱面积42平方米,相当于一个集装箱大小,包含了实验所需的各个功能区域,采集的样本在舱内,可以一站式得出结果。
丁世涛,核子华曦方舱实验室主任,他介绍,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以及扩增检测区,都有各自独立的门进去,保证实验室运行安全。
1月11日晚上,方舱实验团队到达天津。
9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170多台检测仪器,当晚方舱落地调试后就接收了样本,每天可以完成20万管的检测。同时,市核酸检测质量控制中心的专家,也进驻到了所有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紧盯全流程,把控检测质量。
在这里,样本检测创了一个纪录↓
城市检测基地
南开区城市检测基地,承担着全区30多万人的核酸检测任务。基地实验室组建了108人的“突击队”,所有人员分成四组,专人专岗,确保责任落实。
为确保各流程无缝衔接,市卫生健康监督所的监督员,一同驻守,与后方指挥调度人员进行联动,动态调整各环节,确保核酸检测随送、随检、随报。
黄河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陈少仪说,“这个拧盖儿的动作,每一个人要上千遍,手都磨出泡来了。”
这次筛查中,河西区城市检测基地承担了全区约15万人核酸样本的检测任务。加强采样队伍,检测基地从全区六家三甲医院、社区诊所,抽调了80多名骨干力量,前来支援。
从取样、灭活、核酸提取,到结果分析、出具报告,每个步骤都不容差池。每份样本结果有三种颜色的数值线呈现在屏幕上,每组90多份样本,近300条数值线,大家要一一核对。
确保检测数据快速、精准,天津调度多方力量,全市17家城市检测基地、14家第三方实验室、4家大型三级综合医院,每天的检测能力可达171.7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