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机场建立临时营地 全天候守卫输入首关

发布日期: 2020-04-01 09:41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自2020年3月10日开始,市急救中心和各区急救分中心承担入境患者救治转送任务,分别到北京国展中心、九华山庄、全季酒店等地接转首都入境患者送到天津相关辖区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3月21日开始,市急救中心承担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相关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救治转送任务,及空港总医院入境患者初步排除转送至集中隔离点任务。

01 制定专项预案

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承担首都入境返津及滨海机场入境患者救治转送任务。中心拟定《入境返津新冠肺炎相关患者院前医疗急救转诊工作方案》,分别对滨海机场入境抵津和在津技术经停入境航班确诊、疑似病例及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患者救治转运,对在首都机场入境返津者中核酸检测阴性的不除外病例、有或曾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实行负压救护车点对点救治转运。

中心领导亲临现场指挥

02 优化站点布局

为缩短反应时间,确保滨海机场入境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救治,在机场内无设置临时急救站点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专用站点位置,选择距离滨海机场较近且相对独立的两个站点为滨海机场任务专用站点,初期配备4辆负压救护车,4组急救人员24小时待命。随着入境抵津航班和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及时调整专用站点位置和现场待命车数,保证转运工作顺利进行,机场任务专用站点增加到3个,滨海机场现场待命负压救护车由4辆增加到16辆,24小时现场值守,并随时进行动态调整。

03 新增负压车辆

在全市原有16辆负压救护车基础上,春节期间紧急采购26辆负压车,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紧急改造3辆负压车,全市负压救护车已有45辆。中心对全市负压救护车按照三梯队、两兼顾原则进行统筹调配,确保首都和天津入境返津患者救治转送任务及时高效。

04 细化衔接流程

中心指定联络员与驻京办、市外办、海关、边检、滨海机场、公安交通、高速支队、各区卫生健康委、相关医院、隔离点等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建立京津高速绿色通道,明确接驳地点、联系人、转送定点医院和隔离点等。

05 提供应急保障

为缩短急救转送反应时间,方便急救人员在机场外值守,中心调派宿营车和综合保障车到现场,搭建宿营方舱和综合保障方舱,在机场野外建立临时转运营地,为滨海国际机场应急5号通道待命的救护车和急救队员提供应急医疗和生活保障。营地划分工作区、餐饮区、防护区和休息区,定期对各区域进行消毒,配备防护物资、食品、饮料、水果及三餐等保障。中心领导现场指挥,每次任务进行检查,确保防护严密,针对院前急救户外工作性质,雨天在二级防护基础上增加一次性雨衣和防护面屏,避免防护用品淋湿失效。

搭建临时营地

06 做好优质服务

针对入境人员的特殊情况,中心在日常工作要求细心、耐心、温馨服务的基础上,要求专用车辆人员进一步主动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对患者心理疏导,做好关爱抚慰,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对外籍患者及时协调市外办配备翻译人员,采取现场翻译、对讲机交流和电话沟通等方式,解决语言沟通问题,确保防控工作安全有序落实到位。

分享到:

上一篇: 空港“小汤山” 265人集结的新战场……
下一篇: 人大代表张伯礼:让中医药抗疫派上大用场,愿与病患“肝胆相照”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