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发布日期: 2021-10-02 12:33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



改善诊疗环境
提升患者满意度

为改善患者就诊环境,同时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医院进行了环境提升改造,大刀阔斧地为医院“美容”,努力为患者建设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改造后医院科室分布更合理,功能区分更明确,优化了科室空间布局,增加了患者等候空间,门诊不再是之前狭窄拥挤的状态,而是宽敞的休息区。同时全面改造急诊诊区,进一步优化了急救工作流程,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目前急诊及门诊三楼B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中,以新形象新面貌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改造前
改造后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立足专业优势对外服务
用心用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中心设立的唯一对外电话24333453成为疫情期间义务为百姓服务的知心人、宽心人和主心骨。主任办公室人员承担日间群众来电,晚上和节假日则由行政值班人员接力,做到了全周期无假日24小时不间断响应。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听市民来电近9万余通,用专业、精准、耐心解答好每位市民关于各类疫苗接种、国内外到津政策、动物咬伤处置、性病艾滋病检测等问题来电


图片
图片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深入乡村振兴帮扶对象
开展健康讲座活动

国庆前夕,院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乡村振兴帮扶对象蓟州区桑梓镇西芦庄村、安家庄村开展健康讲座活动,为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由党员志愿者为村民进行健康讲座。讲解了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包括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七步洗手法、口罩使用与洗手的日常误区以及家庭急救知识;并以互动的方式,与村民交流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概念、九大危险因素的内容、如何在生活中合理饮食和运动以及三高症的危害等。村民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并表示讲座内容非常实用,收获很大。


图片

天津市天津医院



坚持画好“点线面
携手举办科普义诊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坚持画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点线面”,天津市天津医院以“满足中老年群众就近享受医疗服务的愿望”为服务宗旨,于9月29日携手北辰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科普义诊活动。



当天,天津医院放疗科的张春智主任医师、创伤髋关节二病区的董强主任医师、创伤肢体矫正与重建二病区的舒衡生主任医师,从位于河西区的医院出发,为来自天穆镇天穆村的80位中老年群众开展《恶性肿瘤的防与治》《内、外固定矫正下肢畸形》《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及预防》三场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讲座现场,专家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配合视频、图片进行讲解,场下群众听得聚精会神、频频点头。义诊时段,面对大家的踊跃提问,三位主任耐心给予解答。



天津市儿童医院



将安全风险阻挡在门外
为患儿营造安全就医环境


市儿童医院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率先升级安保系统,守好入门关口,将安全风险阻挡在门外,切实保护广大就医患者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在冬季到来之前,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对两院区门急诊出入口进行了提升改造,加设暖风系统和冷暖空调等设备,实现遮风避雨、防寒御热,提升患儿和家长就医体验。与此同时,两个院区提升改造后的门急诊、住院部入口处,还投入使用了智能安检设备,为患儿送去一份保障。


图片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为人民带来生命安全的春天
市第四中心医院支持蓟州区
疫苗接种工作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先后派出两批人员,支持蓟州区疫苗接种工作,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踏实工作,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不断优化核酸检测流程

市民在家即可下载打印报告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针对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对四中心掌上医院微信公众号不断进行优化,除了微信挂号、缴费业务外,又增加了网上电子报告查询及打印、防伪水印等功能,市民在家即可下载打印报告。此举极大方便患者,节省时间的同时又避免前往医院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得到市民的高度认可。


天津市胸科医院



为百姓送健康
进行主题义诊活动
开展“心肺复苏+AED培训”


天津市胸科医院于9月29日世界心脏日当天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节前为百姓送健康,组织多家医院心内科专家开展“心心相印、心手相连”主题义诊活动,并在门诊大厅开设场地,由急诊科向百姓开展“心肺复苏+AED培训”。


在义诊活动中,医务工作者为近百位患者提供各种心脏疾病的健康科普以及治疗方案的问诊、咨询,同时免费测压、尿蛋白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耐心的服务态度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心肺复苏+AED培训”环节中,在场百姓通过医生的直观讲解和演示,了解了心肺复苏在抢救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天津市环湖医院



设立急诊一站式服务专区
群众享受贴心便捷服务


为保证患者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节省患者等待时间,天津市环湖医院急群众之所急,在急诊大厅设立急诊一站式服务专区,内含预检分诊、挂号、登记等功能,原本在窗口里负责急诊挂号收费的财务人员走出来,为患者解决东奔西走分别办理急诊挂号收费的不便,帮助患者一站式办理相关手续。



同时为免去患者现金支付购买病历本的不便,自2021年7月份开始天津市环湖医院为门诊、急诊就诊的患者免费提供病历本,经统计,近2个月来已向患者免费提供病历本1万余册。国庆假期期间,溶栓绿色通道依然24小时不停歇。

天津市海河医院



开展主题义诊活动
把健康送到百姓身边


为满足医院周边居民的健康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天津市海河医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继续走深走实。9月29日,医院医务科带领呼吸科、心内科、消化代谢科、神经科、骨科、中医科眼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前往津南区莘庄镇汀上家园社区开展“迎国庆、送健康”义诊活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把健康与关爱送到百姓身边。



义诊现场,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了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并测量了血压、血糖通过测量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宣教提醒老年人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的饮食方式提倡低盐少油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同时向居民发放宣传册,并对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图片

天津市安定医院


开展应急演练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


天津市安定医院于近日开展了国庆节前安全检查及职工核酸检测阳性应急演练。通过此次安全检查及应急演练,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制度流程、提高了医院各科室职工在突发新冠疫情时的处置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医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天津市眼科医院


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天津市眼科医院于国庆节期间开展眼科节假日手术,涵盖屈光手术、斜视、白内障、玻璃体、青光眼、角膜病等多个专业,充分满足患者就诊需求。同时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录制“以小家抗疫,让大家更安全”主题疫情防控微视频,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号召市民牢牢扛起疫情防控责任。



成立日间手术中心,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天津市眼科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此为天津市首个眼科MDT团队。通过搭建多学科诊疗会诊平台,整合医院最佳医疗资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迈出坚实一步。

天津市卫生健康监督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细


建立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组建一支由市区两级555名监督员组成的应急队伍,形成“将卒同体、专班执行、骨干督导、全员热备”四层督查工作体系,锻造疫情防控督导力量长板。



综合运用常态化督查、专项督查、“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对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措施落实、重点场所“双码联查”、集中隔离点防控措施管控、疫苗接种数据核查以及核酸筛查能力验收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严防防控漏洞,筑牢防控底板。



将全市2744个民营医疗机构划分95个片区,综合研判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建立起三级风险预警机制,分类施治、精准施策,实现问题发现整改闭环管理,持续强化民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

天津市血液中心

方便海河教育园附近高校学子和爱心人士捐献血液9 月24日,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献血方舱正式投用,这是全国首个坐落在高校内的献血方舱,总面积40余平方米,采用航天材料制作,保温性能好,屋内有中央空调循环系统,避免了普通采血车冬冷夏热的弊端;有着宽敞明亮的房间、头等舱沙发和无线网络,果汁零食随时供应;内部科学合理的分为登记区、快检区、等待区、采血区等四个区;能满足四个人同时采血,可以为高校献血者就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温馨、整洁的献血环境,改善高校学子的献血体验,让无偿献血在青年学生的接力中延续。

全国首个高校献血方舱

落户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献血方舱的建成和使用标志着我市无偿献血服务体系更为健全,必将对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提升高校学子参与无偿献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2年,市血液中心计划将献血方舱扩充到3个,增加献血屋1个,全市将达到36个献血点,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献血需求。


天津市急救中心


方便海河教育园附近高校学子和爱心人士捐献血液9 月24日,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献血方舱正式投用,这是全国首个坐落在高校内的献血方舱,总面积40余平方米,采用航天材料制作,保温性能好,屋内有中央空调循环系统,避免了普通采血车冬冷夏热的弊端;有着宽敞明亮的房间、头等舱沙发和无线网络,果汁零食随时供应;内部科学合理的分为登记区、快检区、等待区、采血区等四个区;能满足四个人同时采血,可以为高校献血者就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温馨、整洁的献血环境,改善高校学子的献血体验,让无偿献血在青年学生的接力中延续。

普及急救知识
助力健康中国走向深入

市急救中心党委持续推进“第一目击者”工程,让急救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成为常态。借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文化场馆、机关学校等多种载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大力破解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急救重点难点问题,如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术、AED使用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等。采用“理论+操作”相结合模式,让人民群众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更让大家熟练操作技巧,知道在意外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深刻体会到“急救”距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天津市和平保育院(委幼儿园)


喜迎国庆
为幼儿发展办实事


天津市和平保育院组织开展“童声嘹亮颂祖国”活动,孩子们唱响红歌,挥动五星红旗,在亲身体验、快乐表演的同时让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有效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充分利用院所周边资源优势,发挥民园广场“后花园”作用,将童声颂祖国和“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主题紧密结合,彰显了医院健康教育特色,促进孩子们多方面和谐健康发展。



天津市计划生育协会


携手计生特殊家庭
举办“庆中秋迎国庆”活动


天津市各“暖心家园”提前谋划,积极准备,为计生特殊家庭送上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饕餮大餐。

河东区二号桥街道“暖心家园”举办喜迎双节联欢会,现场邀请市红十字会吴琼老师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红桥区“暖心家园”组织“情暖中秋 心意浓浓”主题活动,邀请特殊家庭团队表演京剧《林海雪原》。北辰区“暖心家园”开展“桂香金秋季 共叙暖心情”庆祝活动,普及中秋知识,现场制作月饼。蓟州区渔阳镇“暖心家园”开展“笔墨传情 书写人生”书法展示活动,畅谈书法绘画、人生哲理。有说有笑,沟通交流,在“双节”的丰富活动中深切感受温暖,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放松了身心


分享到:

上一篇: 雪域高原送光明 为祖国生日献礼
下一篇: 津昌情深,携手夯实精准健康帮扶路——西藏昌都卫生健康代表团回访天津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