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市卫生健康委第一期年轻干部训练营举行“政绩观·能力观·事业观”专题交流研讨。活动紧扣青训营“一条主线、四类场景、四项机制、一套考评”总体设计,以“围绕‘七种能力’标尺,结合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青年干部应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主题开展分组讨论,通过“沉浸学、对标讲、现场评、闭环改”四步法,推动50名学员在思想碰撞中校准政绩坐标、在互学互鉴中提升履职能力。委干部处负责同志全程参与旁听。


王德银-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作为一名卫生健康战线的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追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能够切实推动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潜绩”与“实绩”。我们要坚持躬身实践,在复杂考验中提升能力,深入调研、科学决策,勇于改革攻坚,守牢安全底线,用心服务群众,狠抓工作落实。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紧扣天津市卫生健康事业“1+4+4+1”总体工作思路,立足岗位、担当实干,努力为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苏秦-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一级主任科员
贯彻落实委党委“1+4+4+1”总体工作思路,年轻干部要在六个具体场景中提升能力。一是要在学原文中提升研读理解能力,结合具体实践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法律精神和政策意图;二是要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提升应对化解能力,保持积极心态、明确工作目标、倒推分解步骤、形成闭环方案;三是要在处理综合性工作中提升交叉配合能力,坚决摒弃“守摊子”思想,主动做好交叉融合的心理建设和知识储备;四是要在为群众服务中提升理解尊重能力,让管理服务行为符合人伦常理和客观规律;五是要在争取认同支持中提升讲好故事能力,树立正面形象、形成情感共鸣;六是要在干事创业中提升心理调节能力,努力享受自我进步的过程,同时规避“拖沓”心态。

范金爽-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二级主任科员
在理论学习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聚焦青年干部应具备的七种能力,以政治能力为基础,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五项能力为支柱,以抓落实能力为统领,系统性、同质化提升个人能力和履职水平。在工作实际中,用好典型案例,提升履职能力。比如,从院前急救体系从弱到强的案例中磨砺改革攻坚能力,从以“时间轴”为基础的应急救治机制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从探索搭建医疗投诉管理“三级预防”架构学习群众工作能力,实现各项能力均衡提升,在正确政绩观指引下贡献自己的力量,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刘建南-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处一级主任科员
立足“1+4+4+1”工作思路,自觉践行正确政绩观,以提升“七种能力”为抓手,聚焦党建引领、夯实基础、攻坚重点工程和健康优先战略,全力投入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努力在“优疾控”“筑高”等任务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扎实业绩,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杜纪兵-天津市胸科医院医务科科长、心内科七病区(海河)病区执行副主任
经过系统学习,我深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这为医务人员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方向。作为天津市胸科医院医务科科长和临床医生,我将以 “七种能力” 为指导,贯彻天津市卫生健康委 “1+4+4+1” 思路及医院发展规划,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核心重塑管理模式,紧扣相关改革要求,围绕我市专科医院总体发展思路,建设“1个目标” ,做好 “2 个引领”,实现 “3 个转型”,夯实 “4 个支撑”,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孙瑞强-天津市眼科医院麻醉科科主任
作为服务一线的青年干部,我们每天接触的是最真实的群众诉求,处理的是最具体的民生事务,必须把“人民至上”理念融入日常、落在实处。作为麻醉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以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围术期体验为目标,倾听患者声音,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在工作岗位上践行、历练七种能力。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青年干部一定会承担起应该担负的责任,为实现天津卫生事业的“1+4+4+1”目标而奋斗。
此次交流发言研讨活动气氛热烈,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学思结合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更促进了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干部之间的经验共享与能力互补。参与讨论的学员纷纷表示,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七种能力”淬炼政绩观,把正确政绩观转化为“1+4+4+1”施工图,在推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