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为了儿童健康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建设儿童友好医院,实现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

发布日期: 2025-09-22 16:25
来源: 委妇幼健康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持续拓宽服务领域,始终紧跟国家政策引领,结合综合医院优势,为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驾护航。近年来除满足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治需求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模式,逐步打造以“胆道闭锁围术期管理、小儿内分泌、哮喘、儿童保健与康复、儿童身高体重管理”为特色的专科医护团队,力图实现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儿童友好型医院模式。

新生儿科作为天津市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承担我市及周边地区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和转会诊工作,有效确保了区域内的危重新生儿生命安全,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儿科、新生儿科开放床位共64张,2024年门诊量8万人次,出院患儿3000余人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精湛的年轻医护团队,医护人员共计82人,其中临床医生29人,护士53人。高级职称人员6人,中级职称人员51人,硕士研究生24人,党员19人。成立了危重新生儿救治、小儿内分泌、儿童哮喘标准化管理、儿童保健及胆道闭锁围术期管理专业组,分别设置了专业组长,多名医师担任国家及市级学协会委员。



儿童友好服务情况

(一)就医空间友好:打造童趣与安全并重的诊疗环境

1.门诊童趣化、便捷化与安全空间打造:水西院区门诊宽阔的候诊区以森林为主题,墙面点缀妙趣横生的动物图案,缤纷色彩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候诊,显著缓解了就医时的紧张情绪。采用了温馨的适儿化、家庭化设计,降低就诊台、采血窗口高度,设置母婴室;增加了饮水、零售等生活便利设施。门诊布局合理,儿童保健与疾病诊疗区域严格区分,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优化的就诊流程,设立了涵盖导诊、就诊、缴费、化验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了家庭的满意度。

2.温馨化住院环境构建:儿童病房设有单人间和双人间,每个病房均有电视、冰箱及独立卫生间,配置加宽儿童病床,满足了家长的陪伴需求,病房及走廊均设计了健康积极的贴画,营造“住院如家”的康复氛围。病房设置了儿童“游戏角落”和“阅读空间”,家长陪伴住院患儿在此阅读、游戏和亲子互动。新生儿科病房设有家化病房,便于早产儿家庭参与袋鼠式护理以及家庭参与式照护,提升母乳喂养率,让早产儿更好地从医院回归家庭照护。儿科、新生儿科病房均设有宽敞明亮的宣教室,定期开展宣教工作,提升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创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儿科护士配比>0.5名/床;新生儿科病室医师配比≥0.3名/床、护士配比>0.6名,确保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及时且周到的医疗护理服务,最大限度保障了医疗安全,提升了家庭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健康服务友好:构建全周期、多维度诊疗体系

1.MDT诊疗模式依托综合医院优势,组建由儿科/新生儿科联合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肝移植科、心脏外科等多学科团队,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耳廓畸形、先天性唇腭裂、胆道闭锁、先天性心脏病等复杂疾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2.优化就医流程: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候诊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儿童疾病高发期启动弹性排班,增开夜间门诊,提升高峰期接诊能力,有效减少患儿等待时长。降低医疗安全隐患,提高满意度。

3.强化全周期健康管理:从生命早期基本保健入手,落实母婴皮肤接触、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等措施;加强对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力度,相继开设了儿童保健与康复、新生儿眼底筛查门诊、中医儿科门诊、儿童体重身高管理门诊、小儿内分泌门诊以及儿科疑难杂症门诊;打造集预防-诊疗-康复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三)工作机制友好:完善保障体系,凝聚服务合力

1.资源优先保障:已将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复康路院区门急诊改造中,儿科区域升级改造被列为重点项目。医院支持儿科人才培养,每年选派医护人员赴国内顶尖儿童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2.强化人文关怀: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建立“意见收集-整改落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2024 年门诊、住院患儿家长满意度均>95%。

(四)社会支持友好:联动多方力量,拓展服务外延

1.多部门联动,服务外延: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医务处、儿科、新生儿科、工会、公共卫生处、门诊办公室等多部门协同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会发起职工爱心捐书活动,公共卫生处、门诊办公室协助沟通义诊,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已成功开展多次不同规模(市级、区级、校级、院级)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

2.深化公益服务:连续十年24小时为儿童福利院儿童开通绿色就医通道;为福利院全体养员提供健康查体;连续15年举办早产儿家庭联谊活动。充分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三级医院的公益性。



下一步计划

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复康路儿科门急诊设施的全面升级,增设互动式童趣诊疗区、儿童专用检查设备;继续完善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引入AI辅助系统,提升服务精准度与效率;牵头组建儿科医联体,强化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的协作,强化儿童疾病标准化、同质化诊疗和管理;深化中医药服务,推广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适宜技术,打造中西医结合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与中小学建立“健康伙伴”关系,构建“筛查-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模式,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分享到:

上一篇: 薪火相传启新程,岐黄育才谱华章——天津市中医经典传承和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第一批结业仪式暨第三批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下一篇: 天津市统计局2025年第4统计督察组进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统计督察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