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方案》,加强市、区两级中医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的特色优势,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情况的中医应急救援能力,2025年7月下旬至8月底,由天津市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依托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了天津市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及各区级中医应急医疗队2025年线上培训。本次培训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天津市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开展,旨在规范市区两级中医应急诊疗行为、完善上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市级统筹调度、区级快速响应”的区域协同格局,全面提升我市中医应急救援的整体性和高效性。
天津市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及全市16个区的区级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共计594名队员参加了培训。培训采用“线上+闭环”模式,依托专业线上平台,设置课前测试、课程学习、课后考核、课后调查四大环节。课程内容紧扣“中医应急”核心,系统性涵盖三大板块:中医疫病防治(包括古代疫病诊疗经验、新发疫病中医应对思路等)、中医特色应急技术(涵盖针灸、骨折急救与康复、心身干预等,突出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现代应急医学(包括应急医学新进展、突发事件救援流程等)。整套课程既注重理论提升,又强调实践应用,实现“中医特色+现代应急”有机融合。本次培训最终合格率达80.82%,培训前后成绩提升47.29%,充分体现对队员知识储备与技能提升的显著效果;课后调查显示满意率达99%,队员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组织工作的规范性、平台系统的便捷性均给予高度认可。
本次培训提升了市区两级中医应急队伍的专业能力,强化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特色屏障”作用,通过统一规范、上下联动,中医药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参与到突发情况的应急救援中,为群众提供“中医特色的应急保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发挥引领作用,深化“市级统筹、区级落实”的协同机制,推动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向“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为服务天津市公共卫生安全、筑牢应急救援防线贡献中医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