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为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学三明,抓医改”系列培训——分级诊疗暨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
会议邀请浙江省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建根、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医疗健康集团)院长王琛介绍改革经验及创新路径。马建根副主任分享了湖州市通过“强基层、建高峰、促分级、共健康”顶层设计,推动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实现资源下沉与信息互通的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天津同行给出了破解问题的意见建议。王琛院长介绍了青岛市市南区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紧密联动,通过实现跨行政隶属机构的实质化管理新路径、建设集团范围内“微”分级诊疗体系、探索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实现模式,构建市区联动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疗服务连续性的实践探索。两位讲者给予天津同行深入的启发,与会人员表示获益匪浅,积极思考,与讲者互动探讨交流。
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有关负责同志对天津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近期重点任务进行解读,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洁同志出席会议。李洁强调,各区卫生健康委、各单位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落地见效。一是要牢牢把握体系整合这一关键。明确并落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构建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服务网络。推进城市医疗集团与区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二是要突出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要以重大慢性病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全科医生、专科医生、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以及公共卫生人员等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构建“预防-诊疗-康复”连续服务链条,为居民提供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三是要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积极探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具体路径,提升基层硬实力。补齐儿科、呼吸科等短板,提高传染病筛查、防治水平,增强软实力。进一步壮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吸纳上级医院专科力量加入,丰富服务内容,突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强化签约服务与公共卫生、慢病防治的衔接,发挥好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四是要平衡建设过程中的依法依规与改革创新。依据政策精神,支持和鼓励符合百姓健康需求的探索,细化和创新举措。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合力。
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医政处、基层卫生与健康老龄处,各区卫生健康委,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部分市属医院和区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等单位60余位相关负责同志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