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支援湖北第十一批医疗队中,有这样一位95后,他是队里为数不多的“男”丁格尔,面对繁重、复杂的医疗任务,他总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他的敬业与勤奋让人十分感动,他就是天津市环湖医院B1病区护师赵凯闻。当得知组建医疗队,他立即报名,最终加入天津市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自抵达武汉之后,赵凯闻一直盼望着能早些进“红区”,到阻击战的第一线贡献力量。没想到进病房前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防护服大部分都是XL号的,对于身高一米八几的赵凯闻来说根本穿不了。为安全考虑,护士长将他安排到外勤组负责队员们的感控工作。
“检查大家穿脱防护服的每个过程,口罩是否严丝合缝,穿脱步骤是否有序、到位,是否做到不污染自己,只有从头到脚检视合格,我才敢让战友们进入污染区”。赵凯闻说到。
3月7日,当大号防护服到货时,赵凯闻再次主动申请进入“红区”,3月10日,他终于如愿以偿。作为男生的他主动承担起凌晨夜班的责任,测血糖、打胰岛素、发药发饭、测体温、测血压、换消毒液、抽血,没过一会儿,他便感觉到浑身湿透,护目镜也弥漫起了一层水雾,只能不断调整视角和动作来执行医嘱和完成操作。
“红区”日记——3月3日
今天终于进入红区了,凌晨2:20出发,早上9:30返回驻地,我很好,工作的4个小时很充实,测了生命体征、测了血糖、抽了好多血、打了胰岛素、还发了药和饭,最重要的是给好多叔叔阿姨们做了心理护理,阿姨们很开心,强烈要求和我合影留微信。武汉的阿姨们太会聊天了,看到她们眯着的笑眼我的心里也暖了。
很感谢今晚一起值班的两位战友帮我剪康惠尔;帮我画logo;还帮我穿脱防护服。
武汉的凌晨是湿冷的,但我们人人热血沸腾、众志成城,我相信距离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远了!
患者们主动要求与赵凯闻合影
患者和赵凯闻邀请对方等疫情结束后来自己的家乡旅游
赵凯闻说:“有幸驰援武汉,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尽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再苦再累再危险我也心甘情愿!”这是他的行动,更是他的心声。
赵凯闻的母亲是天津市西青区西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负责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和统计工作。每天一早,她都会给从湖北来津的人员进行消毒和体温检测,并做好详细的登记。赵凯闻的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17年前的非典时期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参加了西青区中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无论工作强度有多大,每当接到命令时,她都毫不犹豫的奋斗在第一线!赵凯闻的母亲早已报名支援湖北恩施,仍处于待命中。
薪火相承,代代相传,抗击疫情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赵凯闻和他的母亲作为医务工作者,始终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现在这种正能量传递到了下一代,母亲虽然年龄大了但依然在战斗,作为青年护士更要冲在第一线,战疫情,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