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突出民生优先 保障群众利益

发布日期: 2020-01-15 15:51
来源: 委办公室

民生跟着民“声”走


对接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考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和担当。民生跟着“民声”走,眼睛向下,才能知道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下沉到社区医院看病取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社区医院的常备药品在数量和品种上都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特别是到年底,患者取药存在困难。

2019年以来,美云社区的刘芬芳阿姨感觉到了变化。“一次可以拿30天的药,药快用完了,还可以向家庭医生预约取药,再也不用担心在社区买不到药了。”刘芬芳说。

变化背后,是把老百姓的事儿办好办实的决心。面对广大患者所想、所急、所盼,我市一方面扩充社区医院常备药品种类,一方面缩短药品采购时间,持续、稳定保障慢病药品供应。

这样一改,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常用药的配备比例由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83.8%,另外全市92%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预约取药的便民流程。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保障工作满意度,也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1%。


聚焦“一老”问题

着力提升老年人就医服务质量


开展“老年人就医服务月”活动,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挂号的问题,对全市老年人进行手机就医培训。建设完成全市统一平台官方APP“健康天津”,实现群众“一个入口预约就医”。各医疗机构延伸服务内涵,为重症老年患者、有需求的普通住院患者和门诊老年患者提供陪检服务。同时,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规定的14种疾病放宽至30天药量,并对签约家庭医生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具1个月长处方,减少老年患者往返奔波。并进一步简化代取药手续,大大方便了老年患者家属。


聚焦“一小”问题

着力补齐儿科医疗服务短板


实施儿科岗位吸引措施,先后组织医疗机构赴知名学府招聘129名儿科医生。目前,本市每千名儿童医师比例达到0.726人。加强儿科医联体建设,以市儿童医院为牵头单位,与11个区15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完善医护人员双向流动、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等工作机制,使广大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同时,加强综合医院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服务类医院中已有61家开设儿科门诊、40家开设儿科急诊,保障高峰期儿童就诊需求。


聚焦“一急”问题

着力打通院前急救医疗堵点


进一步优化站点、人员、车辆等资源配置,统一规划和建设全市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点,运行急救站点增加到171个,服务半径明显缩短。全市当班运行车辆增到187辆。院前医疗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已实现100%。通过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全市每日接报至到达现场平均时间降至10分钟以内。


聚焦“一投诉”问题

着力整治医疗行业作风


以解决患者投诉突出问题为抓手,切实提升患者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建立市、区、机构投诉三级管理体系,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成立专门投诉管理中心。通过一年努力,患者对全市医疗机构投诉办理满意率由53.66%提升至90.57%,非常不满意率降为零。市、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微笑服务行动”,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下一步,天津市将持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继续做好“一老、一小、一急、一投诉”工作,并将有效工作机制固化为制度,强化就医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分享到:

上一篇: 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合作共建马里鲁班工坊
下一篇: 天津开创健康扶贫新局面 惠及受援地百姓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