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天津市推进骨质疏松症分级诊疗 不出社区治疗骨质疏松

发布日期: 2019-11-15 16:21
来源: 委办公室

   近日,市天津医院组织召开了“骨质疏松分级诊疗项目研讨会”,社区医生对骨质疏松症专病知识掌握欠缺,对需要筛查、诊断和干预的居民患者缺乏足够关注,居民对该病认知普遍不足等因素,是导致因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老年患者到专科门诊就诊增多的主因之一。

   来自河西、河东、红桥、南开、蓟州、北辰、东丽、宝坻区等不同区的2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骨科医生)就如何做好骨质疏松分级诊疗展开研讨。

   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3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全国委员、市天津医院骨内科主任晁爱军介绍,骨质疏松症是影响居民健康最常见的骨骼性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该病患病率达32%。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50岁以上患者患病知晓率仅为7%,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3.7%。

   居民对骨质疏松的预防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

   晁爱军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中老年人明显增加。通过调研发现,医院骨内科门诊上半年就诊人数增长了10%左右,其中,因骨质疏松就诊中老年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虽然许多体检机构增加了骨质疏松筛查项目,但居民对骨质疏松的预防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骨密度检测率较低。

   医院骨科收治病人以脆性骨折老人居多

   近年来,医院骨内科收治的病人,以脆性骨折老人居多。这些病人大都是骨折后才了解自己患有该病。目前基层医院对骨质疏松症检测诊断能力不足,影响低骨量人群和该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如对该病危险因素不加以重视,随病情进展可直接导致致死率、致畸、致残率显著增高,也导致医疗支出和照护成本增加。

   普及骨质疏松防治专业知识

   此次项目研讨会,旨在推动骨质疏松防治专业知识在社区医生中的普及,提高骨质疏松症作为慢病综合诊治水平,将骨质疏松诊疗下沉到社区。推进疾病分级诊疗,即居民患者可在社区医生指导下规范化诊疗。建立骨质疏松症慢病专病医联体联动机制,实现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双向转诊,让更多居民患者不出社区即获得充分、适宜的治疗,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分享到:

上一篇: 联合国糖尿病日 天津援疆医疗队举办多学科联动义诊
下一篇: 我市多家医院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活动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