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间,北京朝阳区人民政府发布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告,确诊两例肺鼠疫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消息发布后在全社会引发了高度关注
鼠疫,这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疾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北京有了病例那天津还安全么?
鼠疫?黑死病?到底是种什么病?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旱獭及其他啮齿动物,可以机会性传播到人,从而引发人间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亦被称为“1号病”。
鼠疫在临床上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等类型。潜伏期一般为1-6天,其中原发性肺鼠疫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肺鼠疫病情进展迅速,未及时诊疗的情况下多于3天内死亡,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又被称为“黑死病”。肺鼠疫的临床特征一般包括:全身症状:起病急,恶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促迫、发绀等;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粘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或胸膜摩擦音等;重症情况:可以导致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感染病菌的动物和肺鼠疫患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以“鼠-蚤-人”(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咬人)方式传播的主要为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健康人群接触肺鼠疫病人“人-人”传播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但从事野外工作或接触传染源动物机会较多的人,感染的风险高于一般人。
不小心接触了老鼠会不会得鼠疫?
鼠疫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啮齿类动物都能够传播疾病。我国现有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不包括天津市,因此在天津市不存在本地动物传播的风险,也就是说即使接触了天津本地的啮齿类动物也不会感染鼠疫。
北京市出了病例?
天津市是不是很危险?
此次北京市报告的病例,是在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感染后到北京市就诊发现的。因此,对于天津市而言存在北京市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外省自然疫源地感染发病后来津的输入性病例,而且可能性会很高。目前,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已做好全方位的应急防控准备,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就会第一时间采取隔离和防控措施,避免发生本地传播。
想要预防鼠疫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么?
目前,鼠疫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首先,没有到过疫区或没有接触过染疫动物的人员,无需担心,更不用恐慌。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间,在这期间预防传染病就要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活动,减少接触传染源的机会,是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其次,如果要前往疫区的人员,在当地不要接触啮齿类动物,如旱獭等;同时使用驱虫剂,避免被蚤类等叮咬;若不慎接触到,要立即联系当地疾控部门,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和医学观察;若接触后出现可疑症状,要立即在当就诊切不可自行返回原居住地,避免引起疫情播散;就诊时要向接诊医生提供动物接触史。最后,规律作息,积极锻炼,保持身体免疫力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对自身最好的防护。不信谣,不传谣,科学理智对待疾病信息,不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