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举办了2018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何鹏公布2018年天津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的结果,介绍了全市围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所做的各项工作。市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安广节解读了2018年天津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的数据。同时,南开区卫生健康委主任纪明章介绍了辖区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主动关注自己健康的相关经验做法。新闻发布会由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孟欣主持。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自2018年起,天津市首次实现覆盖全市16个区的监测范围,监测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2018年天津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09%,比2017年的21.84%上升2.25个百分点,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全国居民素养17.06%高出7.03个百分点。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天津市健康素养水平稳步上升,居于全国前列。我市通过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深入开展跨部门合作、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健康场所创建、丰富健康教育形式等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我市南开区、东丽区、北辰区、宝坻区、红桥区、西青区6个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63家医院创建为健康促进医院,200余所学校创建为健康促进学校,同时还开展了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家庭等场所创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涉农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开展健康中国行、健康教育巡讲、“健康家庭”评选以及多个重大卫生日宣传活动等。不断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天津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09%,这表明在天津市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有24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
通过监测发现,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此,农村地区、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将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从健康素养水平的三个方面看,2018年天津市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是43.1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是23.4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是25.44%。2018年天津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信息获取、慢性病防预防、基本医疗、传染病预防。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重点做好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建设并完善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继续推动涉农区三年攻坚行动,深化与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持续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推动健康促进区和健康促进场所创建,推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推进健康天津建设,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