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微笑服务行动”深入开展,履行好工会组织“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和担当,市卫生健康委工会在“心”字上下功夫,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弘扬慈爱之心、仁心仁术;强化服务保障,关心关爱职工,让职工工作更加舒心、心情更加舒畅、精力更加充沛,积极投身到“微笑服务行动”中来。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的重要论述,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推动我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百姓就医环境改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在“心”字上下功夫,弘扬慈爱之心、仁心仁术,当好群众的“白衣天使”。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发掘职工的工作潜力,做到心理疏导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相结合,关心关爱与竞争激励相结合。依托职工之家等活动阵地设立职工心理减压室、心灵驿站,配备相应心理服务设施,邀请心理专家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协助各级党组织加强医务工作者、服务人员、物业人员和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礼仪服务行为。通过定期培训、讲座、练兵比武等形式,使所有职工知晓本单位标准化服务流程和标准化介绍用语,做到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耐心热情,微笑服务,避免冷漠应对,让患者明白顺畅就医,树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良好形象。
健全职工服务体系。加强“职工小家”建设力度,扩大“错峰服务”运行模式覆盖面,打造服务职工品牌。实行开门办会,开展“会员评家”活动,使职工之家成为单位内部的“工会服务站”。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组织开展卫生健康行业歌咏朗诵活动,举办围棋、羽毛球、桥牌等文体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强身健体、切磋交流的平台,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提升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健全职工普惠服务机制。一是,实施职工重病关爱。设立职工重病关爱资金,对因工伤、职业病或患重大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在职持卡会员,每年首次住院给予一次性2000元慰问金;对因患上述病种范围以外的其他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在职持卡会员,给予一次性500元慰问金。二是,实施职工大病救助。在职工会会员本人全年医药费(含自费)经医保、商业保险、单位二次报销后,实际个人支付医药费总额超过6万元,由基层工会初审后向市卫生健康委进行申报,根据一年内会员实际个人支付医药费总额,分梯度给予1-5万元救助。三是,实施《在职职工重大疾病及住院互助保障计划》和《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市卫生健康委工会每年安排160余万元资金,推动职工互助保障计划覆盖到市卫生健康委系统全体职工。四是,持续开展“送温暖”活动。将传统的“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拓展到在职工发生困难时或重要时间节点进行走访慰问,使送温暖活动实现“四季恒温”。
建立职工权益保护机制。完善维护职工权益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人事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建设,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政治安全风险排查,定期开展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排查和劳动关系研判,认真做好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落实《医务职工人身伤害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列支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为遭受人身伤害的医务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和精神抚慰工作。
精准做好联系服务“体制外”人员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护工护理人员、服务人员、物业人员和安保人员等“体制外”人员的服务工作,调动这部分人群在“微笑服务行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窗口效应”、提升患者的就诊感受。配合物业、劳务派遣公司及时全面了解“体制外”人员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协调外包单位工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通过各级工会组织的联系服务,让包括非在编职工在内的全体工会会员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助推“微笑服务行动”在全市卫生健康行业落地生根,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