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工作关系到百姓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纳入天津市2019年20项民心工程。当前时间过半,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工作进展如何?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建设如何?增加急救人员、车辆配置情况如何?基层单位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带着这些问题,7月4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建国同志带队赴滨海新区、红桥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察看急救分中心和站点建设、走访院前急救一线人员等形式,广泛了解我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情况。红桥区区委书记李清,红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袁家健和滨海新区副区长梁春早及两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参与调研。
在滨海新区中医院,王建国同志察看了急救站点建设和救护车辆配置运行情况,亲自拨打救护车上的投诉电话询问,“现在救护车收费标准是什么?从市里去滨海新区需要多少钱?”了解到目前收费标准不统一情况后,王建国同志询问在场负责同志:“过去我市院前急救经费吃不饱,远郊区与老市里十个区收费标准不一样,现在我们市财政经费保障已经到位,还用老标准是否合理呢?要抓紧研究修改收费标准,做到院前急救服务收费全市统一。”
在滨海新区,王建国同志为新建的急救分中心揭牌,并察看了分中心各功能区、停机坪。在指挥大厅,王建国同志指着救护车GPS定位显示屏,连续向工作人员询问,“每天有多少接报电话?怎么查看在岗车辆状态?救护车视频同步情况怎么样?”王建国同志指出,滨海新区院前急救建设工作高效高起点,希望今后继续发力,争当全市领头羊。
在红桥区三条石和西于庄急救站点,王建国同志询问院前值班人员每月收入待遇以及晋升情况,他指出:“晋升、待遇政策要向急救医生倾斜,加大宣传,抓住重点做好人才招聘服务。”
王建国同志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找差距、抓落实,实实在在地让市委市政府的温暖体现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感受上。同时,为民服务解难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就医问题,不是卫生健康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全市上下一齐努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共同破解。目前,滨海新区拿出300个人员编制、6000万元经费支持院前急救工作。红桥区提前完成2020年7个急救站点的建设目标,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目标任务的行政区。现在我市10秒接听率达到100%,日均救护车接报到现场时间达到12分钟以内,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部门各区对院前急救工作的大力支持。
就下一步工作,王建国同志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瞄准争创全国一流的目标,继续完善硬件设施,加强急救站点标准化建设和资金落实。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对院前急救各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对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聚焦问题、补足短板,打造高效率、高质量急救服务。要重点关注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运行指挥、人员水平、信息化建设、收费标准、投诉管理、薪酬待遇等情况,实行全市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市急救中心要继续做好对新建急救分中心的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四是制定长远规划,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了解院前医疗急救的国际趋势,打造适合天津实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