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念好“人民大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二十项民心工程,补短板、兜底线,强服务、上水平,努力提升津城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智慧医疗手机结算
智慧医疗 提升百姓就医体验
“滴……”拿着手机在自助机屏幕上一扫,只要1秒钟,便可以完成门诊、急诊费用的支付。随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线上与线下一体化支付体系建设完成,目前该医院已经具备了门、急诊自助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银联“云闪付”,聚合支付的全覆盖。而这只是医院在“智慧门诊”建设中的一项成果。
如今,走进市第一中心医院,智能化的门诊服务仿佛让人走进了“科技能量场”。
走进门诊大厅,在一款导航机器前,只需掏出手机扫码,并说出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手机立即变成了AR智慧导航器,带领患者直达诊室。同时,在患者的指引单上也有一个二维码,只要手机扫码,就能进入医院导航界面,系统自动辨别患者要去的科室,患者只需要跟随语音向导,就可以直达目的科室。“我们在医院智能导航系统中增加了AR导航功能,通过激活手机摄像头,可以实现现实门诊环境与虚拟导航路径叠加在手机屏幕上同时显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信息处副处长孙歆说。
AR智慧导航系统为患者带来了便利,而智慧医院综合监控平台的上线,则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在这个监控平台上,医院各科室的候诊人数、预约挂号人数、出诊医生、就医人群分布、候诊时间等一目了然,并且每隔几分钟数据便会自动更新上传。“比如监控发现某个病区某个医生的门诊量过大,可以临时停止现场挂号;比如在流感高峰时期,急诊瞬时就医人数增加,势必会造成患者候诊时间太长,医院根据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对相关科室进行资源调整。”孙歆表示。
其实,除了智慧门诊,智慧住院项目也在全市多家医院推广并取得成效。现如今,走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市天津医院等单位,患者可通过手机APP、自助机、人工窗口完成入院手续办理、医保资质确认、住院押金缴纳、手术状态查询、出院手续办理、预约复印病历等住院流程,并通过微信、支付宝、POS机、银联自助等方式办理缴费操作,解决了患者和医院间信息互通不及时、排队等候时间长、办理医保手续繁琐等问题,实现了“患者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