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流感防治媒体沟通会。委疾控处、医政医管处、中医二处负责同志,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市海河医院呼吸科专家就本市流感防治情况与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
据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市流感疫情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一是近期流行强度快速升高。2019年第2周(2019年1月7日—13日),我市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总量继续升高,较前一周升高0.89%,比去年同期(7.04%)上升29.12%,并高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7.25%)。二是流感暴发集中在学校。2018年10月1日以来,共报告13起流感暴发疫情,远低于去年流感季同期水平(83起),主要发生在小学(10起)、中学(2起)和幼儿园(1起)。三是总体疫情较去年同期下降。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月13日,我市9所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总量的4.87%,较去年流感季同期(6.18%)下降21.20%。
目前本市流感病毒进入高度活跃期,预计发病高峰仍将持续2-3周,以甲型H1N1为主要流行株,但属于正常范围内季节性波动。随着学校等集体单位假期来临,流感聚集或暴发疫情将明显减少,整体疫情也将逐步得以缓解,但需要高度关注学生假期中参加课外培训班、托管班以及春节人员流动带来的短暂疫情反弹,相应的防控工作将继续加强,不容松懈。
为了有效应对流感高峰季,市卫生健康委加强了全市医疗资源统筹,各级医疗机构结合自身诊疗实际,加强了院内医疗资源的调配。
一是加强全市统筹,落实分级诊疗,减少病人聚集造成的接诊压力。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要实行区域把关、分级诊疗,落实首诊负责制,减少医院间转送病人。组织专家加强巡诊,加强医生指导,减少患者盲目自行就诊。实施分类救治。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对高致病性流感(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实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普通流感由各接诊医疗机构实行就地救治。
二是全力以赴,全力应对。市卫生健康委已要求全市各大医院要持续用力,落实“战区制、主官上”,实行医院领导在岗值班制度,在就诊高峰时段,医院党政一把手每日要亲自指挥、亲自调度、亲自解决难题、亲临一线慰问医务人员,根据门急诊就诊变化新情况,及时采取新措施、做出新调整。
三是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危重病人收治,确保医疗安全。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按“红、黄、绿”病人危重程度,做好病人分类处置,确保急危重症病人及时收治。
四是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救效率。通过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统一联网、增加人员调配、填补区域站点空白、强化内部管理和监控等措施,努力缩短120急救反应时间,实现接报、反应、运转、对接、周转“五个变快”。
五是做好物资储备。各医疗机构做好药品和医疗物资储备,尤其是抗病毒药品和医疗防护用品充足,满足临床需求。
专家建议,为了有效应对流感,在生活起居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2.“食饮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酗酒。
3.“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充足。
4.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勤洗手,注意卫生,家中要常开窗通风,尽量少到人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