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概况
2015年7月1日至7月31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11626例,死亡8例(艾滋病5例、病毒性肝炎2例、肺结核1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3种2650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3%;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6种8976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9%。
二、健康提示
(一)夏末秋初仍是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其发病与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个人、环境和食品卫生,才可以防患于未然。在此特别提醒公众:要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吃腐烂变质、不洁净的食物,尽量不吃剩菜饭或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正确掌握科学的洗手方法;注意家庭、居民区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一旦家中出现腹泻、呕吐的病人,要及时到辖区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及时治疗。
(二)目前,气温持续走高,人们穿着单薄,动物致伤事件频发,增加了发生狂犬病的风险。狂犬病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目前仍是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100%死亡。针对以上情况,提醒广大市民:预防狂犬病最主要的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接触、收养来历不明的流浪犬、猫等动物,家长应教育并照管好儿童,不要因好奇而激惹犬、猫等动物以免被抓伤或咬伤,一旦发生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被舔等情况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尽早到辖区的动物致伤处置门诊就诊,并遵医嘱进行规范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动物豢养者要文明饲养,定期为宠物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疫苗,不要随意遗弃,避免流浪动物伤及他人的事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