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红桥区加强“国医堂”建设诊疗人次同比上升近八成

发布日期: 2012-04-16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红桥区卫生局坚持把整合卫生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国医堂”建设,突出便民惠民服务。近年投入200万元,高水平建设7所“国医堂”,新建和改造20个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区中医诊疗人次同比上升78.6%,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达85%以上。

科学规划布局,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制定了《红桥区开展创建“国医堂”的实施意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整合,形成了以区中医院为指导中心,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为支点,20个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三级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区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一站接诊服务,打造“国医堂”品牌。全面推行“一站式”接诊服务,规范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区。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辟了200-300平方米的独立中医诊区,集中各楼层针灸、按摩、康复等中医诊室改造中药房和中药库,添置中药熏蒸床、高频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诊疗器械20余台套。按照装饰风格、牌匾设计、设施配备、候诊区域“四统一”的要求,装修装饰诊室和候诊区,体现中医药文化。

加大引培力度,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选派64名青年医师参加市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选送22名中医骨干到二、三级医院进修,社区医生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率达到100%。编印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手册》、《中医社区常见病诊疗常规》和《社区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等。成立中医质控组,每半年对各社区“国医堂”诊疗常规执行情况进行质量监控。引进高职称、高年资中医药人才8名,录用中医药专业研究生、本科生29人, 2人进入了“131”人才库,全区中医执业医师达99人,占执业医师总数的31%

推广适宜技术,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依托“国医堂”,积极开展慢性病、常见病治疗,降低医疗费用,社区百姓得到实惠。实施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规划,全区7所社区“国医堂”和20个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熟练应用中药、针灸、推拿、敷贴、熏洗、穴位注射等15种适宜技术。以区中医院为支撑,深入挖掘和保护中医传统验方,大力推进“国医堂”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开设了一批特色治疗项目。社区群众对中医药知晓率和利用率分别达到80%60%,运用中医理论对慢性病患者健康诊疗覆盖率达100%

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居民保健意识。积极倡导中医“治未病”科学理念,向社区居民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制定了适合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健康指导。组织20余名中医定期开展义诊咨询和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累计举办健康教育巡回展、健康讲座咨询等30余次,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保健手册5万余份,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采取食疗药膳、情志调控、运动功法和体质调养指导等方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行为干预与健康教育,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编辑:金鑫

分享到:

上一篇: 局机关党委统一安排支部学习工作
下一篇: 福建卫生信息化建设筹资不拘一格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