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本市编织城乡医疗惠民网

发布日期: 2011-12-13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迁建公安医院,新建中医三附院,改扩建四中心医院二期、医大二院三期、一中心医院三期、人民医院三期等

  2015年,城市社区每万名人口将配备2.3名全科医师,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将配备2.5名全科医师,全市医护比达到1:1配置,医院平均住院日降到12天以下

  本报讯(记者 徐杨)根据本市新确定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本市卫生系统将重点解决儿童看病难、老年康复护理、卫生技术队伍数量总体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加强等问题。迁建公安医院,新建中医三附院,改扩建四中心医院二期、医大二院三期、一中心医院三期、人民医院三期。到2015年,城市社区每万名人口将配备2.3名全科医师,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将配备2.5名全科医师,全市医护比将达到1:1配置,医院平均住院日降到12天以下。

  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本市还将调整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和中、西医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最终形成以5个医学中心为龙头,以8个区域医疗中心、9个专科诊疗中心和区县级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为基础,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医疗服务新体系。

  除已经迁址新建和正在进行改扩建的胸科医院、环湖医院、中医一附院、中医二附院、天津医院、南开医院之外,今后还将迁址新建医大代谢病医院、公安医院,改扩建三中心医院二期、四中心医院二期、医大二院三期、一中心医院三期、人民医院三期、天和医院、第四医院,整体提升三级医院水平,并实现将部分三级医院由中心城区主城区向城市副中心和外围地区以及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地区迁移。

  除新建第二儿童医院、扩建中医一附院、二附院儿科病区之外,今后本市还将新建中医三附院、医大医学城医疗中心、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儿专科诊疗中心,加强天和医院、第四医院老年医学专科建设,着力解决儿童医疗、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建设问题。

  同时,本市还将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新世纪儿童医院、天津中慈医院等一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武清天狮、静海团泊新城两大健康产业园区,到2015年使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床数达到全市总床位的20%

  在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方面,本市将建设市传染病医院、市海河医院三期、中心城区急救分站、献血屋等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完成部分区县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建设;完成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标准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市还将在大型医疗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鼓励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组建医疗集团,实行内部合理分工、统一管理。加强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到2015年使全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按规定配备合格全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实现持证上岗,基本解决基层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到 2015 年,全市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将控制在 8 %。以下,全科医师数达到 2010 人,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到 93.6% ,医院平均住院日降到 12 天以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 0.5 万,麻疹发病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 2.5% 5 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 1% ,以区县为单位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覆盖率达到 100%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 90%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100%
分享到:

上一篇: 宝坻区启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
下一篇: 鼓励名老中医开诊所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